北京矿研院创新促转型

2017年03月01日 10:50 252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日前,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2017年度工作会透露的信息表明,该院通过建立两大创新体系,已基本形成了靠创新促转型发展的新格局。

据院长王京彬介绍,2015年3月,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批准,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与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正式分开运行。两年来,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在地质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目标下,通过地质工作模式和地质工作方法技术两大创新体系的建立,推动了自身由科研型事业单位向地质科技型企业的转型。2016年,全院实现到账收入6391万元,增长61.5%,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王京彬说,分开运行后,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对地质工作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即对以前以专业为主线的专项地质工作模式,创新为以矿产资源基地和行政区域为主线的综合地质工作模式,得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地方政府的认同。为支持这一创新,中国地质调查局分别设立了“内蒙古赤峰有色金属基地综合地质调查”和“新疆东天山中段有色金属基地综合地质调查”,在完成野外数字填图技术的同时,创立了矿产资源调查、地质环境调查和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其成果既服务于地质找矿突破,又直接服务于国土部门、地勘单位、科研院所及矿山企业,获得了业务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矿山企业和业内专家高度认可;率先提出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质环境综合调查立项建议,以河北承德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试点,对接承德“三区一市”的发展定位需求,实施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地质灾害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水文地质(地热水、山泉水)调查、地质遗迹(旅游地质)调查四大综合调查,为优化承德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支撑承德绿色崛起,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资料。项目立项已通过地调局组织的专家论证,并纳入财政“二上”计划中。

在地质工作方法技术创新上,自主研发了“抗干扰、高精度、高效率”的低空航磁测量专利技术,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整装勘查区找矿技术应用示范和全国重要矿集区找矿预测等3个国家项目公开招标,全部中标,并争取到4个社会项目。以此技术为依托,该院组建了3支动力滑翔机航磁队伍,培养专业飞行员4名,专业技术人员10名,打通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通道,为企业化发展打造了一支生力军。目前,该院正在研发低空放射性测量技术、低空重力和低空电磁技术等系列物探技术,以进一步做大做强低空物探技术服务产业。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