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产整顿,容不得“躲猫猫”

2017年02月08日 8:42 107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前段时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宝马矿业有限公司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据查,该煤矿属关闭退出和落后产能煤矿,曾被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查处,责令停产整顿,但该企业却长期违规生产,最终酿成灾祸。

  这并非孤例,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部分被停产整顿的企业,变着法儿跟检查组玩“躲猫猫”,偷偷进行生产。

  东北某市去年发生了一起矿难事故,而该矿也是早前就被相关部门关停了的。关停后,有人在这座矿井上建起了一座洗煤厂,并以此为幌子进行盗采。为掩人耳目,该煤矿负责人用木板遮盖供矿工上下进出的井口,埋下隐患,最终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事故发生虽然与个别企业唯利是图、违规生产、安全措施不到位、管理不善等有关,但个别安监人员也难辞其咎。“个别地方官员为非法煤矿提供保护伞,一些煤矿虽设置了驻矿监督员,但个别监督员名义上是监督,实则在为矿主打工。”东北某地的一位安监局局长如是说。

  南方某产煤大市,曾连续发生几起安全事故,根据省里要求,辖区内所有煤矿停产整顿,检查验收合格一家复工一家。为加强监管,每个煤矿都配备了驻矿监督员,每个煤矿至少有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每日巡查监督。但该市对这些监管人员的再监督显示,有的驻矿监督员没有在岗,有的副科级以上干部未到现场巡查,让监管效果大打折扣,该市已累计问责了几十名干部。

  不过,安监人员并非都敷衍塞责,实际工作中也有自己的难处。矿山多分散在偏远山区,彼此相隔甚远,而安监队伍人手极其有限,增加了监督难度。“我们大多通过定期大检查来监管企业,但有的企业,检查组来时就停产,走了就继续偷偷生产,有的白天停产、晚上生产,花样百出。”东北某市的安监部门负责人坦言自己的无奈。

  这种无奈并非个案。在华南某著名风景旅游区周边,采石场随处可见,有的采石场甚至紧邻风景名胜区仅几公里距离。虽然当地政府早已对控制区范围内的采石场进行关停整顿,但风头过后就一如往昔,监管人员顾此失彼,非法采石开矿屡禁不绝。

  在东部某市的郊区,一个偏僻工厂的门口挂着“废品收购站”的牌子,而里面实际上是违规生产低劣“地条钢”的厂房。该厂此前因产能落后已被关停整顿,但在“废品收购站”的幌子下还继续违规生产了几个月才被发现查处。

  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曾对部分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暗查暗访,发现部分煤矿违法违规生产建设现象严重。比如,乌鲁木齐环鹏有限公司四井田煤矿2016年5月份被责令停产整顿,但此后仍存在违法违规出煤现象。此外,还发现部分地方政府未严格落实逐矿盯守的要求,存在包而未盯、包而未查现象。

  

  部分企业顶风作案,让停产整顿形同虚设,埋下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但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必须坚决纠正、坚决遏制。这不仅需要有关部门认识到位、严格执法、监管给力,也需要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共同发力。

责任编辑: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