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评论]五矿有色:12月6日-12月10日铜市场分析
2004年12月11日 6:30
61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受上周大幅下跌、上海市场继续引领伦敦市场走低,以及美元有所回升等因素的影响,本周LME铜市场继续下试支持。年关降至,基金在汇率市场和商品市场大幅获利并逐步策略性地出逃,基金清仓以及跌破3000大关后大量的止损卖盘和投机卖盘是本周价格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但不少市场人士仍然认为,由于基本面向好,尤其是低库存,因此明年初价格有可能再次走高。
周一LME铜市场基本围绕3000上下窄幅整理。经过上周四的大跌后,上周五企稳。多空双方等待进一步的方向。上海周一不敢贸然打压,基本收平。伦敦受交易买卖盘控制,交投清淡。收平未能企稳3000之上。
周二虽然上海市场不愿跟进,但伦敦市场继续上演多逼空。上午以3000开盘后继续冲击高位阻力,但受阻于3030。上午交易非常坚挺。下午纽约市场开盘后,在技术性卖盘和一些基金多头年底清仓抛盘的打压下,跌破3000大关,近日的多头纷纷止损出逃,价格一路直线下滑,最低2930,伦敦尾市有所回升,收于2956。
周三在上海铜市场近乎跌停的拖累下,LME铜价大幅下试,高开低走低收。伦敦隔夜时间,亚洲投机卖盘和止损卖盘打压,价格从周二的收盘价2950左右直线下落至2900。伦敦开盘后,基金和大量的止损卖盘恐慌入市,开盘不久即跌至2860左右。在2850之上有明显的空头补进买盘和投机买盘支持,随后价格基本围绕在2870上下窄幅波动。伦敦尾市收于2866。
周四虽然市场努力上试,但受阻于2900附近。早盘交易中,在少量空头补进买盘的推动下,冲击2900,最高2906。但买盘很快枯竭,市场担心基金将继续清仓抛售,所以不敢追买。下午逐步回落,伦敦收于2876。伦敦收盘后纽约市场推高至2890附近。
本周成交量继续回升,平均日成交量为8-10万手左右。价格下跌,成交量增加,说明多头清仓出局。
技术分析:日线图中,14日RSI为31,中立。随机指数KD快线为14-12,强势。短期内将弱势徘徊。短期内支持2850,阻力2950。中短期阻力位:3050, 中短期支持位:2750。
基本面方面:本周LME铜总库下降1600吨,至周四的57100吨。虽然市场的被取消仓单继续增加(市场传闻大量的铜将交往LME仓库,库存近期将降至5万吨左右),但与此同时,欧洲地区隐性库存的传闻也众所周知。
本周焦点:年关降至,基金获利减持多头。根据LME公布的数据表明,近期包括目前至2月份的未平仓(敞口)头寸下降近8000手,虽然远期有所增加,但总体未平仓头寸下降了2500手左右。说明基金的头寸一部分延期,一部分平仓。
由于近期价格居高不下,中国消费者买盘明显呆滞,尤其是价格在32000以上。导致上海铜市场引领伦敦下滑。与此同时,欧洲的现货需求下滑,年底降至,许多工厂都停止买货。现货实物市场电铜的升水大幅下降,尤其是近期交割的,甚至为10美元/吨左右。1、2月份到货的升水降至60-70美元左右。许多人认为,欧洲有可能存在大量隐性库存,年底前有可能出货。
由于国内需求增长,俄罗斯1-10月出口至独联体国家以外的精炼铜为27万吨,同比下降20.6%。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的电铜消费已经增长300%,今年有望达到60万吨。
今年9月份投产的智利萨加斯卡铜矿(Sagasca)有望在年底前产铜1.9万吨。近日墨西哥集团(Grupo Mexico)称,其所属美国冶炼公司(Asarco)有望在明年第三季度恢复全部产能。2005年的精炼铜产量有望超过20万吨。
与此同时,日本住友公司计划扩大2005/2006年度精炼铜的产量,计划从目前的27万吨提高至34万吨。不仅是日本和美国,其实,2004年的高位铜价早已吸引大批的产能重新投产甚至新产能扩张,智利、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布罗肯希尔控股公司(BHP)等都在积极扩产,可以想象2005年尤其是下半年产量将大幅增加。
后势看法:上周预测本周波幅2850-3000,实际波幅2851-3027。短期内市场将继续下试支持,但不会大幅下跌。预计下周将继续下试支持,波幅2750-2980。中短期波幅:2750-3000。长期波幅2420-3150。(五矿有色期货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