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体制机制改革 强化人力资源创效

——中铝股份连城分公司激活人力资源提升企业抗寒力

2017年02月06日 8:39 625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在市场低迷、经营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中铝股份连城分公司人力资源部以定编定员为重点,深化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瘦身提效”,在总定员做“减法”和劳动力做“加法”中进行了有效的尝试,改进考核模式,盘活人力资源管理,激发创效活力,提升企业“抗寒力”,为该公司实现员工增收、降本增效、渡危求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优化结构激活人力
  该公司深入推进优化员工配置,实施人员“瘦身”,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通过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进一步整合业务职能,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按照工艺流程、生产区域、服务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合并精简,全面推行“大区域、大工种”作业方式。管理人员比例严格控制在8%以内。建立员工退出机制,实现岗位与员工能力、数量相匹配,优胜劣汰。率先开展并完成了各层级、各岗位管理人员的定员定编,优化配置和双向选择,各级管理人员率先优化配置,在内部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职工对优化配置和分流安置的认可度和接受程度普遍提高,各主体生产单位和辅助单位均按时完成岗位定员定编,确定了双向选择的选人标准。建立再就业中心,实施员工动态管理。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近几年内部劳动力市场管理中的经验,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设立了再就业中心,依托人力资源部设立,与人力资源部合署办公。在设立之初明确再就业中心的主要职责、人员构成、管理规定、待遇标准等,在OA办公网上专门开设了“再就业中心信息栏”,对再就业中心人员的基本信息、进入原因、上岗意向等进行公开,各单位有用工需求时从再就业中心选择;凡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均安排进入再就业中心,经过培训后接受各单位的选择,实现了人员的动态管理,有效激发了企业员工的活力,解决了长期以来岗位员工没有退出机制的问题。配合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做好物业管理改革和企业“三供一业”移交过程中的人员安置,切实维护好改革单位员工的切身利益,在企业负担减轻,管理效率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提升的同时,努力实现每位员工都有岗位安置,工作稳定,收入不降低,体弱、困难职工得到有效帮助,确保员工队伍稳定。
  优化培训激增动力
  该公司积极倡导“一专多能”的培训理念,逐步把职工打造成懂原理、会操作、能维修、会创新的“多面手”,鼓励职工岗位成才,最大限度激活现有人力资源,为企业逆势发展注入新活力。将各种原因产生的富余员工全部纳入内部再就业中心,在再就业中心进行集中转岗培训和再上岗,把握好有利于富余人员的安置、有利于公司人工成本的降低、有利于稳定并提高职工收入三条原则,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及外部劳动力市场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富余人员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再就业能力。同时,充分调动各二级单位举办培训班的积极性,注重现场培训,配合工会办公室继续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员工技能提升活动。
  优化薪酬激发活力
  该公司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向生产一线岗位,以及创新创效的关键环节倾斜,尽最大限度调动一线岗位和生产管理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在有条件的单位和业务模块,推行承包制、计件制等分配形式,按工作量、工作质量和绩效贡献取酬,变“发钱”为“挣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员工业绩水平和工作能力;在绩效考核中,尝试推行吨合格产品工资制,为压缩用工创造条件;在电解质破碎、焙烧炭块清理、电解槽清理、物资装卸等作业环节试点计件绩效工资制的基础上,总结完善计件工资制度,为熔铸厂、200千安炭素事业部、电解二厂、营销采购中心仓储等单位更大范围推行计件工资制积累经验、创造条件;严格控制劳务费支出,降低人工成本,持续保持严控状态,巩固好弹性生产一次性全部取消劳务外包的成果,对后续需外包的所有劳务任务,一律采取招标方式确定劳务队和价格,结算一律采用计件制;督促用工单位持续优化作业流程,严格工作任务计量,严肃考勤管理,严格预算管理。
  一年来,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以扭亏为契机,争取到激励工资666万元,保障了员工增收,同时,抓住社保部门重新核定各企业工伤保险缴费基准费率的机会,将该公司和工服公司工伤保险费率由冶炼行业标准费率的1.3%降低为0.9%,连城铝业工伤保险费率降低为0.4%,全年为该公司节支53.46万元,为连城铝业节支13.09万元,合计66.55万。通过员工创收和社保创效,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干劲,为该公司巩固扭亏成果,再创佳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谢莉 白志军)

责任编辑:赵天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