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看盘]长城伟业国际铜市一周技术解盘
2004年12月13日 10:5
54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机构看盘]长城伟业国际铜市一周技术解盘
概要
●国际原油继续下跌,OPEC会议的减产决定没有对油价带来支持
●纽约黄金出现了大幅下跌的局面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称,2004年前九个月全球精铜消费量超出产量77.7万
●亚洲以及欧洲领导人高度关注美圆的疲态,并威胁可能在必要的时候干预市场
●铜价继续下跌,一度触及到短期目标位2850美圆,周末小幅反弹
★行情回顾
继上一周滑落的基础上,本周国际铜市场继续呈现大幅下跌的运行格局,3000美圆在下跌中成为铜价上方的阻力。国际原油以及外汇市场的美圆的探低后反弹为铜价增加了一些压力。而LME市场的库存没有延续一年来的减少的局面而出现了增增减减的状况,同样改变了一直支持铜价上扬的状况。周一,铜价在3000美圆一线进行震荡,市场交投淡静,总体上略显凌乱。美圆的探低回升没有引起铜价的兴趣,其不断下跌使得近期铜价始终受到来自汇率的支持,而摩根士丹利有关TIPS价差显示美国通胀在上升的观点使得美圆出现了一定的回升,对铜价有所打击。周二冲高回落,3000美圆关口得而复失,市场在冲击3000美圆后由于美圆再度出现了反弹而受到压制,欧洲央行与欧元区财长共同对欧元激升发出警告使得市场对美圆的抛压行为有所收敛,市场理解为对欧元的大幅上升的威胁,金属因此而受到了压力,旋即从3000美圆之上滑落。在周三,铜价再一次下跌。铜价没有机会测试3000美圆位的压力便一路走低,而外汇市场上美圆的激烈反弹仍然吸引着市场的眼球,铜价在美圆走高的影响下承受着压力而走低。周四,铜价行于近期低位,技术性的修正使得铜价有横向运行。市场的目光仍然投向外汇市场,美圆在前一个交易日大幅反弹之后,当日出现整理,金属变出现了小幅涨跌。而在周五OPEC主席表示,当前全球原油供给每天过剩100万桶左右,而去年平均为短缺60万桶。 在OPEC会议之後,OPEC原油部长决定从明年1月1日开始每天削减原油产出100万桶。 但由于市场对于原油过剩的担忧没有打消,油价继续下跌。美圆也在冲高之后出现了一定的回落,铜价因此而获得支持,小幅走高。总体而言,LME铜价在本周呈现逐渐走低之势,在低位小幅回升。周K线为上影线9点,下影线53点,实体为116点的大阴线,为明显的下跌走势。
★前期观点评估
笔者在上一周有关国际铜价弱势运行的观点与市场运行基本一致,而对于铜价将在考验2850美圆使得铜价对于此次铜价的上涨的破坏得到了确认。但即使如此,铜价的回落速度还是超出了笔者的预料,上周中笔者对于铜价震荡后下滑的观点与市场节奏有所不同。铜价在一日之内便触及到2850美圆,而在随后的交易中,由于市场的短线超卖引发短线反弹。但由于铜价的中线上涨已然得到破坏并且得到确认,因此在随后的上升具有明显的反弹性质。其上方的60日均线在2950美圆对铜价构成压力。
★市场结构
在库存连续下降持续一年之后,在近期库存出现了有增有减的状况,显示在库存的低位,已经开始有部分库存的回流。一年来持续对铜价提供支持的库存状况有所改变,但由于库存仍然处于历史低位,尚难以对铜价施加压力。相对而言,两周来LME市场的持仓量不断攀升使得两者的比例再一次拉大,因此出现了现货升水下降后小幅回升,于100美圆附近滞留。于12月15日到期的9797手的持仓虽然已经很小,但相对于55957吨的库存而言,仍然是偏大的。我们从大部位持仓来看,12月仍然有2个5~10%以及1个10~20%的大部位空头,同时我们看到,在多头部位中也出现了2个5~10%的大部位持仓,因此在现货月到期之前,铜价的震荡仍然再所难免。另外2004年度的长单由于前期的差价关系,相当部分没有实现,因此在12月15日点价期结束之前,仍然有一部分集中现货点价使得铜价出现震荡,但15日之后,铜价难免再现压力。另外,下半年支持铜价在高位反复的一个市场结构在于中国庞大的对冲头寸,由于这部分头寸在LME市场始终是以空头的面目出现,也就是笔者一直以来所说的大部位空头的持有者,由于该部分持仓的利润来源在与LME市场于中国市场的现货升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相对于对手基金而言,两者并没有明显的利益冲突,在套利头寸通过展期获得利润的时候,其对手也利用现货月的到期实现了获利,并同时也在第二个月份开立了新的部位,如此循环往复,乐此不疲。铜价也由此受到了不断的支持,维持于高价区的运行。但由于近期的变化,使得上海市场的月份基差出现了缩小的迹象,套利头寸通过现货升水的差异性实现获利的几率在不断减少。如此,基金通过这种有利的挤压而实现从上海市场空头持有者获取利润的目的也比较难以实现,市场由于结构发生变化而在铜价的运行上体现出来。
★市场焦点
铜价在高价区受到了来自中国消费增长的支持,市场普遍认为,今年全球供需缺口基本上来自中国,但在32000元时,消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消费商表示,中国许多铜棒和铜线缆的生产商因金属成本提高,而不得不停止或减少产量。青岛的一家电缆电线公司的经理表示,没有足够流动资金的工厂已经受到了影响,许多已经关闭。这位经理称,中国的紧缩信贷政策将会放缓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也会影响许多现货铜的主要购买商——中小型铜产品生产公司。中国铜主要零售地区上海的交易商表示,在过去一周内现货铜的需求量已经有所下降,现货购买商对远期交货的铜价格低于即期交货的价格感到很失望。 另一位交易商说,终端铜消费者不愿意购买高于32,000元/吨(3,866美元)的现货铜。但是交易商表示,过去的一周内,现货铜价格受到了一定的支撑,3周前,现货铜的价格在31,000元/吨左右。周三上海12月铜合约收至31,420元/吨,分别比1月合约和2月合约高出了1,760元/吨和2,610 元/吨。工业业内人士称,如果现货铜价格在今年年底之前依然维持在这么高的水平上,那么中国的铜消费量将会有所下降。
但国际市场对中国的消费仍然保持乐观,麦格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今年中国的铜消费量将会在370万吨,而产量在213万吨。工业业内人士预测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使今年前9个月中国铜的消费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铜可以用于任何领域,从空调生产到计算机零件和电力设备都要使用铜。据安徽一家大型铜生产商的经理表示,铜的高价位对消费量产生重要影响。他表示,除非终端产品价格上涨,否则铜产品生产商不能够提高他们的产品价格。但是在过去几个月中像空调等终端产品价格并没有提高,因此铜棒和铜线等产品价格也不能上涨。
有关库存的谣传仍然不绝于耳,最近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格的下跌部分原因在于最近有传言说,将会有大量铜交货至铜仓库中,虽然一些市场参与者并不相信这一传言。周二市场有最新的传言说,可能将会有大约5万吨的铜交货至伦敦金属交易所位于新加坡的仓库中,这使周二当天三个月期价格降至2,925美圆/吨的3个周来低点。
由于今年铜市场的供应缺口达到了60万吨-100万吨,导致了市场铜的供应非常紧缺。而自本月初开始,仓单注销价格已经降至96美圆/吨。在通常市场情况下,期货价格要高于近期合约价格。较高的近期合约价格意味着运送成本的增加。市场参与者都相信迟早将会有更多的铜运抵亚洲或临近中国的地区。一位新加坡金属交易商说:“在新加坡目前有许多的铜库存保证。我预测新加坡的铜库存在10万吨-15万吨。伦敦的市场参与者都在担心铜库存将会降到零,因此铜价格受到了支撑。他和许多其他交易商都相信,铜库存保证掌握在一些主要的国际贸易公司的手中,这些国际贸易公司已经从信贷和以大幅度的升水价格销售铜中获得了巨大的效益。之前一些铜库存增加的谣言已经证明了这一点。LME最近一次大量铜库存的增加是在10月1日,总量为10,950吨的铜运抵新加坡和韩国Busan的仓库中。在这次库存增加中,仓单注销价格达到了147美圆/吨。8月18日是伦敦金属交易所铜库存量字2001年中旬以来增加最多的一天,当天铜库存量增加了30,925吨。而在后来三个月中,市场并没有看到库存的大幅增加。因此对于库存增加的传闻,市场明显持慎态度。
??一周持仓变化
类别报告头寸非报告头寸
非商业性商业性总计
多头空头套利多头空头多头空头多头空头
数量变化30004`60041246234918648797738483345132207259
-6867-2605-110425-4535-6552-7250-481217
??机构观点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在周五公布的月报中称,2004年前九个月全球精铜消费量超出产量77.7万吨.ICSG称,今年前九个月精铜产量为1,164.7万吨,消费量总计为1,242.3万吨.报告称,“1-9月份精铜消费量较2003年同期增长6.1%.“7、8月精铜消费量自季节性低点回升.ICSG称,经季节性调整後9月精铜消费量较前月增长4.7%,受中国,日本及欧盟(EU)15国需求反弹推动.ICSG称,2004年前九个月中国精铜消费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6%,日本增长6.6%,美国增长9.4%,俄罗斯增长28.4%.报告称,1-9月矿山产量增长3.9%,精铜产量增长3%.2004年11月LME现货平均价格为每吨3,128.8美元,10月为3,012.2.
麦格理银行周一表示,2005年上半年铜供应可能较此前预期更为紧张,因此导致铜价大幅上涨。其在一份日报中称,预计明年上半年的铜价将较下半年走强,目前看起来,上半年供应的紧张程度将比此前预估的更加严峻。现货价格目前约在每磅1.50美元,相信明年第一季度平均同样为此水准,暗示着可能进一步走高至每磅1.60-1.70水准。明年上半年铜的库存料将进一步下跌,2005年的缺口将为250,000吨。下半年的供应可能将充足至平衡,2006年将转向充足,尽管这将取决于全球经济增长的步伐。
★后市展望
从最新一期的CFTC公布的持仓报告看,基金在截止12月7日的持仓如笔者上周所提及的那样,在其净多头寸达到了以CTA为主的交易群的持仓极限之后,减仓是其必然的选择,本周的基金持仓出现了一定的下降,其净多持仓4262手,目前净多持仓为24000手。按照基金持仓规律,在第一轮减仓之后,接踵而来的是小幅增加,然后是再度减少,因此相信在本周其持仓会有小幅的增加。但总体而言,由于该群体的持仓仍然为明显的净多状态,因此我们仍然不能由此得出铜价的上涨趋势改变得到了确认,对此必须继续加以跟踪。但笔者仍然坚持在消费由于高价对消费产生抑制的同时,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减缓同样对精铜的消费产生影响。而我们看到随着TC/RC的不断提高到90年代中期的水平,精铜的供应也得到了改善。精铜的生产平均成本大致在1450美元/吨左右,期铜目前的价位使得铜矿有极为巨大的盈利空间,市场的规律会调节商品价格。最近一年多来全球铜价飙升,令多年来为铜价低迷所困扰的矿产商重获暴利,世界各地铜矿纷纷复产。国际铜研究组织最近指出,全球铜矿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加上预期中2005年全球精炼铜用量增长减缓,将会使2005年全球精炼铜供应缺口达到22万吨,2004年全球精炼铜供应缺口将达到大约77万吨,明显高于2003年37.6万吨的水平。预计2004年全球精炼铜需求将提高5.7%,而2005年将提高4.1%。麦格里银行在最近报告中表示,作为推动近几年全球铜价恢复性上涨的中坚力量的中国,今年铜消费量将会在370万吨,而产量在213万吨。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使今年前9个月中国铜的消费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许多铜棒和铜线生产商因金属成本提高不得不停止或减少产量。使得今年在第四季度供需缺口出现的较大幅度的收缩。但是,这种供需的变化仍然没有在交割仓库中表现出来,现货的升水依然在高位徘徊,因此,笔者仍然难以通过库存与持仓来判断铜市场的熊市已经来临,必须继续跟踪其进一步的变化以期做以研判。从相关市场上看,原油的下跌依然吸引着市场的眼球,显然,其短期趋势已经发生明显逆转,目前市场已经运行在第二个下降波段,短期内的整理难以改变后期继续下跌的命运。其当初位于高价区提高了全球运输成本而对铜价的支持风光不再。另外,由于国际原油与国际铜价长期以来在总体上的同向运动使得铜价在这个层面上可以做出下行的研判。同样我们也可以从与铜价长期同向运行的黄金的下跌中得到结论,虽然国际黄金从走势上仍然没有得出逆转的判断,但本周的大幅下跌使得黄金在达到了本轮上涨所形成的上升通道上轨以及短期目标位之后的下跌,从技术上看合理的同时,在其后市的下跌中一旦跌破上升通道,则中期下行得到了确认,届时也将对铜价的下跌进行呼应。这一点我们从全球商品综合指数中也能够得到验证,在笔者前期提及的CRB的后上涨阶段之后,其突破了上升通道在本周继续下行,其推动式下跌的运行结构提示后市下跌将持续,对于商品尤其是密切相关的铜价而言,其下跌同样对铜价构成同向运行的压力。而运行于第五浪当中的道琼斯工业指数在本周出现了高位震荡,在其结束上涨之前,从市场的人气上难以对铜价构成威胁。从相关品种上看,基本金属的回落同样没有得到完全的确认,但上方的压力越来越清晰,不会对铜价构成支持。因此铜价在偏弱的市场氛围中运行,其确认跌势有待时日。从铜价自身来看,此次铜价的下跌,使得铜价自10月以来的上涨行情被破坏,但我们从周线上看,依然没有对其长期下跌加以确认,而在短期内,由于2850美圆的如期抵达,使得10月份以来的上涨风光不再。同时由于此次下跌在低级别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推动结构,因此至少此次下跌之后的反弹为后期的再度下跌奠定基础。时间周期上笔者仍然坚持一个月以来所提及的21日的时间之窗。
综上所述,LME铜市场的下跌行情将继续,短线的反弹难以改变后市下行的运行格局,而在长期牛市的终结没有得到确认的情况下,目前先以波段下行视之。笔者将从与市场相关的各个方面以及铜自身的结构以及基本面的变化加以研判。目前阶段,下跌仍然是主基调。(景川)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