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地矿局地质勘查再获突破
2016年12月14日 8:35 3283次浏览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罗生福
近日,记者从青海地矿局地矿处了解到,该局今年的野外地勘工作除少量项目仍在施工外,大部分项目已完成任务并进行了野外最终验收,进入室内资料整理阶段,找矿成果初步显现。
据了解,2016年青海地矿局牵头的8个整装勘查区,共设置子项目63项,总经费23390.36万元。截至11月30日,该局已落实并实施的各类地质项目共有199项,完成槽探18.51万立方米、机械岩芯钻探7.49万米、水文钻探2353.6米、盐湖钻探4592.5米、浅井445.9米、浅钻1764米。
基础地质调查方面,基本完成18幅1:5万矿产地质调查及区域地质调查任务,并初步划分出多处找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1:2.5万化探异常项目成效显著,在金、铜多金属方面已发现多处矿化线索和矿化点。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工作成果显现,基本了解在门源、都兰、德令哈、格尔木地区的耕地情况及异常地质背景,并在柴达木盆地首次发现富硒土壤资源。
新能源勘查取得新突破:一是由四勘院承担实施的“青海省都兰县八宝山地区页岩气调查评价”省基金项目,在区内三叠系八宝山组下段发现有效厚度约55米含气层,此层段解析出气体均可燃,荧光录井中在305米~410米中大多有蓝色、天蓝色的油斑显示;二是由水勘院承担实施的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在钻孔深度3700米时,孔底温度已达到207摄氏度,表明共和盆地干热岩资源完全具备建设增强型地热系统的开发利用条件,为把共和盆地打造成我国首个干热岩开发和研究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青海省首个中低温热水发电示范基地在共和恰卜恰镇建设完成,示范基地占地面积1.89亩,装机功率160千瓦发电机组并网运行,开启了我国西部地区中低温热水发电的先河。
矿产勘查方面,重要成矿带金矿找矿取得突破,已知矿区矿体规模进一步扩大,昆仑河西段野牛沟地区在长约70余公里金矿化破碎带中,圈定数条有规模的金矿体,扩展了找矿空间。此外,战略性矿产、多金属矿勘查,以及柴达木盆地深层卤水钾盐勘查均取得了新进展。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