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行业: “十三五”期间钛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2016年12月08日 10:4 404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作者:

指导思想


以党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为目的,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清洁生产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国内外两个市场,把中国初步建设成世界钛工业强国。

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作为钛工业发展的着力点,以冶炼环节的三废污染防治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广绿色、节能、低碳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发挥科技对钛工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着力突破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品质升级、开发新应用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基础技术,促进重大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扩大应用。着力推动钛及其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电力、医疗、化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坚持全球布局。积极利用和开发两个资源、两个市场,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


目标产量目标

“十三五”末期,海绵钛产量控制在12万吨左右,其中零级品率达到65%~70%;硬度小于95的高品级海绵钛产量达到30%左右。


钛加工材年产量达到8万吨左右。

 

节能减排

吨钛电耗20000kWh,全行业实现达标排放,清洁生产。

 

技术创新

把全行业企业建成学习型企业、科技型企业。重点大中型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成立企业的专业研究院或开发中心,重点开发钛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

 

结构调整

大企业努力建成产业健全、上下游结合的企业集团,中小企业则做强专业化技术及产品,形成差异化发展,有序竞争的格局。


重点项目

1

海绵钛冶炼技术及产品质量升级工程

目的

全面实现海绵钛的清洁生产,降低能耗,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对高档海绵钛的需求。


研究内容

海绵钛的清洁化生产技术研究开发;

海绵钛的节能降耗技术研究开发;

海绵钛的高质化技术研究开发;

高纯海绵钛(4N~5N)的产业化开发。


指标

全流程达标排放;

电耗20000kWh/t钛;

零级海绵钛65%;

布氏硬度95的海绵钛产率达30%

 

2

高性能钛合金加工材产品升级工程

 

目的

攻克钛及其合金加工材性能均匀性、稳定性、批量一致性的技术难题,开发先进新型钛合金及其加工技术,促进钛加工材产品性能全面升级,以满足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医疗等领域对高性能钛材的需求。


研究内容

高均匀性钛合金铸锭纯净熔炼技术的工程化;

高性能、高稳定性钛合金大尺寸锻件、棒材及板材的工程化;

航空发动机用高温钛合金、阻燃钛合金材料的工程化;

海洋工程用耐蚀钛合金材料研究及工程化;

钛合金丝材连续高速精轧技术开发与工程化;

先进钛合金研究及先进加工技术开发。


指标

完全满足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医疗等领域高端用钛的需求

3

建立全国海洋工程用钛合金材料研究开发中心

目的

对钛及其合金的海水及生物腐蚀进行系统研究,建立海洋工程用钛的推荐和评判方法,开发系统的海洋工程用钛合金及其工程化技术,为建设海洋强国服务。


研究内容

研究不同地域、不同温度海水对钛合金材料的腐蚀及生物污蚀。

研究海洋工程用钛的评价和判定方法。

建立海洋用钛工程数据库。

开发新型耐腐蚀钛合金及工程化生产技术。

为海洋工程用钛实例进行现场服务和指导。


指标

完全满足海洋工程用钛的需求。建立一个有人员,有装备,有水平的科研型实体。




建议

对钛冶炼企业实行直供电政策。

鼓励钛企业加强科研和技术投入,将科研投入计成本。

对钛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实行科研成果的后奖励政策,给予科研成本补贴,以鼓励企业自主加大科研投入。


责任编辑:陈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