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钢铁为伍 与井筒为伴

2016年11月16日 10:33 129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记井巷公司机电安装项目部技术员刘建洪

 

“被评为各类先进的人很多,但10多年来年年都被评为先进的人,还只有他。”114日,笔者在机电安装项目了解情况时,党支部书记刘学军给出了这个推荐他的理由。

 

刘建洪,1995年退伍分配到大冶有色鑫力井巷有限公司机电安装项目部,他由一个门外汉,一步一步的从钳工、班长做起,现任该项目部的技术员。

 

“由于他热爱工作,加上虚心求教,刘建洪是我项目部绝对的技术骨干。”项目部经理袁峰洲一语中的。

 

2014年,大冶有色铜山口矿主井溜破系统和主井井筒提升系统的设备安装工程被外单位中途放弃,机电安装项目部迎难而上。

为最大限度降低施工降成本,缩短工期,确保施工质量,刘建洪根据工程特点,不仅精心编制出了后续的施工方案,还在每一道工序开工前都认真组织技术交底,让每名安装人员都能掌握工艺流程及技术控制的要点。

遇到施工难题时,他就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图纸,利用网络学习其它矿山的新工艺、新方法,并仔细消化为己所用。为确保工程不出现技术上的失误,面对密密麻麻的数据,刘建洪随身带着笔记本、图纸和计数器,走到哪里、算到哪里,对数据一个一个的进行核对。涉及工程一尺多厚的施工图纸硬是被他刻在脑海里,变成了工地上的“活图纸”。

 刘建洪扎根在铜山口矿的200多个日夜里,他每天吃住在施工现场,像铆钉一样铆在工地。在主井井筒提升设备安装的过程中,面对如何将提升箕斗、尾绳、平衡锤和首绳等四个关键设施安装在井筒中最佳水平部位的技术难题,他为确定好钢丝绳的正确安装水平部位,反复下到井筒中进行测量放线,严把井筒装备安装质量关,有时一忙就是一通宵。

 在“与钢铁为伍,与井筒为伴”的作业环境中,尽管井筒内的温度是恒温的,但若人长期悬吊在昏暗、四处滴水的千米深的井筒里,还要从事着繁重的高空作业,仍凭滴水流进人的后背湿透全身,这不仅是在接受环境的考验,更是在接受意志上的折磨。

 近年来,分派到该项目部的多名大学生,有的甚至人还未分配到一线班组,看到现在的作业环境后,还在安全陪训期间就要求辞职走人了。面对一线人员的青黄不接,项目部只好让刘建洪在做好技术工作的同时,还兼任施工员的工作。

在材料管理上,刘建洪根据井筒安装项目材料、构件多而杂的特点,他每天除了合理安排好材料的组织外,还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协调、督促构件的制作、运输进度,亲自对进场的每个构件、设备进行编号,建立清晰的台帐,灵活调整现场的安装顺序,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工程窝工和资源浪费。

 2014至今,刘建洪除圆满完成上述工程外,还承担了铜山口矿-160m中段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安装、铜绿山矿新副井-245m以上井筒改造等多项重大矿山基建安装项目的技术工作。

“这多年来,凡是刘工经手按装的工程,无一例是不合格的。”袁经理介绍道。

二十一年来,刘建洪凭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连续15年分别被该公司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红旗班组好班长”等荣誉。去年,所带领的党小组被大冶有色集团公司评为“先锋党小组”。今年10月,他在该公司举办的职工技术比武“钳工”项目中技压群雄,荣获“钳工状元”的称号。

(郭小勇)

责任编辑: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