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区管理”倒逼金属再生产业转型

2016年09月26日 9:16 1015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从沧海到桑田,这样的情景也许司空见惯。然而,从沧海到“矿山”,也许大家闻所未闻,不过,这样神奇的一幕如今在路桥东海之滨的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正在激情演绎。
  理念之变——
  从“一盘散沙”到“圈区管理”
  “2007年,经国家环保部批准,台州金属再生产业整体东迁至路桥三山涂围垦区建设新基地。通过几年努力,2013年,基地被国家发改委正式列入第四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14年9月份,基地通过国家环保部的‘圈区管理’验收。”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路桥分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金属再生基地总指挥叶国智对基地的发展了然于胸,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基地的发展轨迹。
  一个名副其实的“城市矿产”基地脱颖而出:目前,基地已累计完成投资60多亿元,40家企业入园建设,其中36家已正式投入生产。2015年,整个产业回收利用各类废旧资源165万吨,金属加工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3亿元,占路桥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8%。
  日前,笔者在基地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实地体验了“固废入园-各厂区集中加工-成品出园”的过程。所有固废在进入基地进行拆解加工之前,都要先在基地东北侧的海关监管区内“验明正身”。据介绍,基地海关监管区总投资10193.02万元,占地面积约80多亩。“所有的固废在这里都要进行集装箱检测系统以及H986检测设备等检测,确保无害的固废才能顺利进入基地进行拆解加工。”基地相关工作人员说。
  “圈区管理”让基地的环保监管更加严密。包括海关现场监管在内,基地管委会联合环保、商检等部门实行了“五位一体”管理体系,对园区内的企业实行现场环保管理,协同环保部门加强对企业拆解流程的指导、检查,严厉打击非规范拆解。与此同时,基地引进高端物业,配备安保力量,除保障园区内的整洁与安全外,建立了巡查管理制度,落实专人对生产现场及出入口管理等进行严格把关。
  “实行了‘圈区管理’,对企业的生产实现了全流程、全方位的监管,倒逼我们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环保管理水平和环保投入力度。”一位多年从事固废拆解的基地企业经营者说。
  在基地管委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基地的环保处理能力有了质的提升。目前基地包括废水、废气、废渣在内的“三废”处置配套项目,都得到了有序推进,台州市滨海污水处理厂和台州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均完成环保验收正式投入生产。
  笔者在基地内的各家企业了解到,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基地内企业对围墙四周、重要生产工序区、原料堆放场、危废贮存区、气割区等重要区域安装了监控设施,实施24小时的全过程监控。
  模式之变——
  从“刀耕火种”到“机器换人”
  提高企业固废拆解的生产工艺,是基地实行“圈区管理”重中之重的目标。在一家企业从事了近20年拆解的江西籍员工梁建民回忆说:“以前拆解时,我们基本上都是靠榔头等进行手工拆解,碰到有些不好拆的小电线等,往往就堆在一起烧火后,再把里面的铜等捡出来。”
  叶国智说,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出台了《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装备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和《关于鼓励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装备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与此同时,在入园企业开始试生产阶段就明确了两条“铁律”:凡是工艺装备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准开工投产;凡是“三废”排放量超标的,一律停业整顿。
  目前,基地分层建立了产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产业装备转型升级课题组、科研机构(技术研究院)等4个层面的组织机构,确保了基地转型升级力量到位。另外,通过企业间的生产协作分工、共生互补、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研发,提高产业装备总体水平,提高拆解率和资源利用率。
  “机器换人”成为基地内所有企业的共同选择。在搬入基地后,台州齐合天地金属有限公司先后研发出三合一破碎机、铜米机、定子破碎机、水箱破碎机等系列成套生产装备。据了解,该企业实施了年机械化分解10万吨废旧电机定转子技改项目,实现自动分离拆除干净的铜和铁,收尘效率达到99.9%。公司行政副总监叶敏说:“与以前相比,这个项目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拆解和焚烧方式,大大提升了环境效益和生态价值。”
  细如铅笔芯的小电线,最早时候的拆解主要以露天焚烧为主,浓烟四起对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后来,破碎后通过水洗方式进行塑料和铜米的分离,也难免会产生污水问题。不过,这些落后的生产工艺,现在在基地里已经不复存在。在基地里的多家企业笔者看到,在电线电缆破碎线生产车间,两名工人熟练地把废旧电线放入投料口,很快塑料粒和细如沙粒的铜米就从各自的出料口出来,整个过程根本没有任何让人不适的污染问题。
  产品之变——
  从“种豆得豆”到“种豆得瓜”
  谈及金属资源再生产业“东迁”到三山涂围垦区建立新基地以来的变化,叶国智感触良多。他说,以前在老基地只有1600亩面积,到这里后一下子扩大到6000亩,许多企业也因此有了“用武之地”。
  浙江巨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友生对此十分认同。作为基地内第一家开工建设的企业,应友生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的企业当时在三山涂这里开工建设的情景:“当时,我们就在滩涂上放了一个集装箱改成了临时用房,开始了新厂房的建设。”从老基地的几十亩,到现在的600多亩,应友生说自己有一个愿望,就是“把废料做到产品,能够都在自己企业内部消化,把产品附加值做到最高。”
  从“种豆得豆”到“种豆得瓜”,巨东公司的梦想正在化为现实。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发展要求,巨东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下游产品,努力完善“回收-拆解-加工-再制造利用-无害化处理”五个流程,提升再生金属产品的利用率。目前巨东公司二期的铜深加工的8条生产线、铝深加工的1条生产线均已实现了试生产。得益于铜铝深加工项目的实施,今年上半年巨东公司实现了销售产值12.36亿元,较去年同比大幅上升。
  跟着巨东公司副总经理徐中华的脚步,笔者走进企业的铜、铝等深加工车间。由于自动化程度较高,这些车间里基本上是“只见车间不见人”。徐中华说:“现在铝的深加工,我们已经做成了成品,但用的还是铝锭,接下来我们将采用拆解形成的铝水,直接生产发动机外壳等铝制品。另外,我们将进一步拉长铜的深加工,现在我们只是做成铜棒,接下来的目标是做成阀门等水道配件。”
  拉长产业链,在基地可以说方兴未艾。齐合天地公司的铜铝深加工纵向一体化项目一期区块已基本建成,目前已经开始生产,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11.35亿元。今年3月份,依托于基地再生金属资源的汽配园区工业厂房项目开工建设,目前累计完成投资8813万元,计划在今年9月建成。(王依友)

责任编辑:赵天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