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我国镁碳行业面临欧盟反倾销调查的背后
2004年12月23日 15:34
97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行业动态]我国镁碳行业面临欧盟反倾销调查的背后
据沈阳方面报道,营口青花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其他4家镁碳砖生产企业已正式向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提交诉状,状告欧盟反倾销调查的主要提出者——奥地利奥镁集团(RHI),以其涉嫌不正当竞争、垄断市场为由,要求其撤销向欧盟提交的针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调查申诉。我国相关企业及协会组织,正在与奥镁集团等反倾销调查提出者进行密切接触和洽谈,期望尽早中止这场贸易争端。
我国企业针对外国反倾销调查,在国内动用法律武器进行反击,这在我国入世后尚属第一次。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一事件背后的有关新闻。
——我国企业给司法界提出新课题
2004年7月13日,欧盟发布“C180/02”公告,正式对源产于我国境内的镁碳砖实施反倾销调查。镁碳砖是钢铁企业所需的一种耐火材料。此次反倾销调查涉及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辽宁。辽宁是我国菱镁矿储量最集中的地区,储量约25.77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85%,占世界的20%。
这次向欧盟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诉的发起者是欧洲耐火材料联盟(PRE),主要代表企业是奥地利奥镁集团(RHI)、比利时的卢瓦斯特(LWB)等。记者了解到,奥镁集团是世界最大的耐火材料生产企业,也是奥地利最大的工业集团之一,在全球有50多个生产厂,年产耐火材料140万吨,年销售额超过10亿欧元,其镁碳砖约占欧盟市场的60%。
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间,以奥镁集团为代表的欧洲耐火材料联盟,先后三次向欧盟提出针对我国镁碳砖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前两次因其递交的材料不充分以及申诉企业不具备代表性等原因,被欧盟驳回,第三次申诉则被欧盟正式立案。
营口青花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向国内法院起诉,要求奥镁集团撤消向欧盟提交的申诉,这一行为在国内还是头一回,现在辽宁省高院的立案庭正在对诉状进行审核,是否决定立案,我们还未接到正式通知。这起诉讼是我们不得已采取的一个措施,我们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法律界人士认为,企业的这一行动,给我国司法界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在我国国内以法律手段应对外国反倾销,法院如何面对和审理,涉及到WTO框架下的一系列法律问题。
营口青花公司等相关镁碳砖生产企业认为,欧盟这次反倾销调查对我国企业来说,显失公平,特别是作为这次反倾销调查的提出者――奥镁集团,其本身就在我国设有投资企业,1995年其在辽宁省营口市设立合资企业--辽宁奥镁耐火材料有限公司,2003年5月又在大连开发区投资3600多万美元,建设第二个生产厂,奥镁还在上海设有办事处。
奥镁在不断扩大对华投资的同时,又对我国境内企业提出反倾销调查,其在华的控股公司也被列进反倾销调查的“黑名单”之中,令人十分不解。
营口青花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于毅说,奥镁在我国境内设有控股子公司,如果我国法院裁定奥镁不正当竞争行为成立,就可以在我国境内找到执行对象,这是我们采取起诉手段的一个基本条件。
有关方面评价,营口青花公司等企业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向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起诉,精神是积极的,表明我国企业在国外反倾销调查面前没有一味被动“挨打”,应对反倾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但此举对最终解决这一场贸易争端是否起到作用,能收到多大效果,还要看实践。
——跨国公司欲利用反倾销垄断市场
欧盟这次反倾销调查,将我国57家耐火材料出口企业列进“黑名单”,实际上通知了40家左右,要求企业在公告发布之后的15日内,向欧盟索取调查问卷。
2003年我国镁碳砖对欧盟出口额约为3041美元,其中97%的出口额由辽宁境内的28家企业完成,这次反倾销调查引起辽宁相关企业的高度关注。
业内有关人士认为,奥镁的行为暴露了其跨国经营、垄断市场的真实战略。奥镁旗下在我国境内的投资公司虽然也被列为反倾销调查名单,但实际上对其影响不大,因为这些公司主要出口市场不在欧盟。2003年辽宁奥镁出口欧盟、返销母公司的镁碳砖仅8000多吨,不足其实际产量的1/5,奥镁在大连的子公司,主要销售市场则定位在我国内地。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的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作为世界上镁资源的主产国之一,镁碳砖生产成本远远低于奥地利等国家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经营中有一定价格优势,从WTO的原则来看,属于正常的国际贸易竞争,奥地利奥镁集团已在我国投资多年,非常清楚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和经营优势,其提出反倾销售调查的行为,暴露了其垄断市场的经营战略:即通过采取反倾销措施,将我国企业挤出欧盟市场,巩固其在欧盟市场的垄断地位,同时其在我国的投资企业则享受我国给予的投资优惠政策,扩大产品生产能力,占领我国市场。
辽宁省耐火材料工业协会一位人士分析,奥镁对我国市场非常看重,充分利用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优势,扩大对我国的投资,开拓我国市场,并把我国作为进入印度和其它东南亚国家市场的跳板,抢占我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同时作为跨国公司,奥镁仍想加强其在欧盟、美国等地企业的经营,欲利用反倾销手段,对国际市场进行分割,将我国企业挤出欧盟市场,从而增强其在全球市场的垄断地位。
目前,我国境内仅有2家有合资背景的镁碳砖生产企业获得欧盟的“市场经济地位”确认,其他企业在诉讼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如果中方企业败诉,将被欧盟裁以高额的反倾销税,最终失去欧盟市场,这对主要依赖该市场的一些我国重点镁碳砖生产企业来说,损失巨大。
——和解是解决这场贸易争端的双赢结局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我国相关企业以及我国五矿商会、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和辽宁省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等有关方面,正在积极与奥镁集团进行接触和协商,力求以和解方式解决这场贸易争端,以取得双赢的结局。
反倾销是把双刃剑,在出口国企业受到损失的同时,进口国的用户也将受到损失。我国出口欧盟的镁碳砖用户主要是钢铁企业,如果我国镁碳砖产品被挡在欧盟市场之外,可能要造成该地区的镁碳砖及其替代品价格上扬,增加钢铁企业采购耐火材料成本。
据北京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提供的资料,欧盟反倾销调查的基本程序是,提交申诉书、立案公告、市场经济地位核查、市场经济地位裁决、倾销核查、初裁征税、终裁征税等,一共历时15个月左右。我国企业对这次反倾销调查采取了积极应对的态度,有关协会组织也在积极工作。欧盟立案公告发布后,我国已有八、九家企业表示积极应诉,并专门聘请了律师,7月17日,这些应诉企业分别向欧盟递交了抗辩材料,8月3日前,又递交了市场经济地位问卷和补充问卷。8月12日,欧盟要求企业填写反倾销调查问卷,应诉企业均在规定的37日内完成了填写工作。
9月22日至10月4日,欧盟派员分两组来到我国,对应诉企业进行了实地核查。
我国方面一边积极采取应诉措施,一边加强与奥镁公司的商谈,期望达成庭外和解,合理解决贸易争端。2004年10月16日,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会长陶若璋与奥镁公司副首席执行官就反倾销一事进行了会谈,并建议召开一个由双方商会、协会组织、主要耐火材料出口厂家与奥镁公司以及欧洲耐火材料联盟等共同参加的会谈,协商解决。
据了解,截至记者发稿时,双方仍在进一步加强协商,争取为和解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