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有色冶金院用科技按下循环经济“快捷键”
2016年05月19日 9:11 121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科技创新
3月6日,伴随着火红的铜液从熔炼炉放出口缓缓流出,沿流槽进入浇铸模具产出粗铜,标志着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利用自有专利技术投资建设的项目试产一次成功。这个广东贵屿园区火法处理废旧印刷电路板项目,是兰州院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搭建出的我国首个以熔池熔炼技术处理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创新应用平台。
该项目属于“城市矿山”开发项目,主要从事废旧电器、电子器件拆解回收及加工处理、火法处理电子废弃物技术与工业化研究、稀贵金属冶炼、金属废料和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技术与工业化应用研究。项目建设地位于全球最大的电子垃圾集散地——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项目是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环境整治与产业升级的关键项目,得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汕头市委市政府、潮阳区委区政府等各级政府领导以及业内专家、同行的高度关注。2015年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考察贵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时,在中国节能集团董事长王小康的陪同下,专程到工程现场进行了工作调研和考察,对该项目采用先进专利技术进行环境治理给予了充分肯定。广东省朱小丹省长表示:“要把该项目做成央企与广东省合作的典范。”
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不断加大的下行压力,中央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关键点,为了适应发展新常态,全面贯彻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该公司进一步落实转型升级和科技兴企的战略要求,积极培育多元化的产业结构链,努力形成自有核心技术并推动其转化为生产力,切实推进公司各项工作向前发展。兰州院加大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组建专业技术团队,致力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将最难处理、处理过程污染最大的废旧印刷电路板作为攻克方向,借鉴国外先进的熔池熔炼技术,开发了适用于处理废旧印刷电路板的流态化焚烧炉,并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15年5月,该项专利技术以“工艺包”的形式被中节能(汕头)再生资源技术有限公司采购,项目建设规模年处理废旧印刷电路板2万吨。该项目由兰州院独立完成初设(代可研)、施工图设计,并协助完成建设和试生产。自2015年12月25日熔炼炉点火热负荷试车以来,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出铜一次成功的预期目标,标志着兰州院自有专利技术的成功孵化,为下一步技术优化、工艺优化、设备优化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意味着兰州院在“城市矿山”开发领域走在了国内前列。
项目建成达产后,能有效提高电子垃圾拆解产业的拆解利用水平,推动电子垃圾拆解产业的规范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电子垃圾处理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改善贵屿地区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最终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电子废弃物处理示范基地,为国内其他地区的电子垃圾污染问题提供解决途径。
责任编辑: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