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千亿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的目标发起全面冲击

——记“河南省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园区”济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

2016年04月16日 8:47 1763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强基固本不断增强承载能力
  中国企业500强——豫光集团正在建设我国首个覆盖全国的再生铅回收系统,节能环保新兴产业领域的龙头——新天地集团正在勘测场地,我国首座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沁北电厂正在实施超低排放项目改造……4月14日,在玉川产业集聚区,处处是如火如荼的生产建设场面。
  采访中,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能在此扎根发展,主要得益于方便快捷的基础设施。
  玉川产业集聚区原是一片荒山,而现在已成为一座工业新城。集聚区党工委书记刘万玉介绍:“‘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41亿元,新建主干道80公里,建成标准化厂房160万平方米,实现了区内水、电、路、气、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全覆盖,四纵三横的路网框架已基本形成。”
  该集聚区规划面积24.5平方公里,建成区已达17.6平方公里,目前已入驻华能沁北等企业110余家。围绕“千亿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的目标,已形成有色金属及深加工和能源及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循环经济之路,先后获“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河南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示范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园区”等殊荣。
  集聚区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在此就业和集聚。为解决职工的生活居住问题,集聚区和毗邻的克井镇共同规划建设了多个社区,学校、医院、公交站等也建成投用。由集聚区承建的玉川花园200套廉租房项目已竣工投用,安置职工及搬迁群众2万多人。集聚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月14日,乘着一辆满载磷铵废渣的卡车,进入集聚区内一家石膏板厂。经过工艺处理后,磷铵废渣就变成了漂亮的石膏板。该厂负责人说:“满负荷生产后,年销售收入预计达到2.8亿元。”由工业废渣变成高端板材,让记者初步感受到了循环经济的魅力。
  济源市市长张宇松说:“企业内部、企业和企业之间、集聚区与集聚区之间,已相互形成了多个循环经济圈。”几天的采访让记者眼见为实:联创化工的电石渣、沁北电厂的粉煤灰,被下游建材企业“通吃”;豫光集团的余热发电和沁北电厂的中水回用等项目,又为发展循环经济锦上添花。
  循环经济究竟具有多大的竞争力?集聚区主任尹晖说:“集聚区201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收入400亿元,同比增长21.9%,被评为我省目前唯一一家省级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园区。”
  循环经济到底能为环境带来多大贡献?据介绍,2015年该集聚区工业用水重复率达91.59%,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747.72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工业“三废”在这里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吉祥三宝”。
  以豫光集团等企业为龙头,该集聚区正着力打造“一主二辅”三条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链——“铅锌—铅锌合金—蓄电池—电动车—再生铅”主链,“二氧化硫—硫酸—化肥—磷石膏—石膏板”辅链和“废渣料—粗铜—电解铜—铜板带箔管线材”辅链。记者看到,正在勘测的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则是以中国建材集团等为龙头,精心构建另一条“废弃资源回收—精细化拆解—深加工—无害化处置”产业链,力争打造全国静脉产业示范园区。
  近年来,该集聚区立足发展有色金属循环,先后引进了浙江天能等一批“延链”式企业,累计投资达180亿元。据悉,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规模已达450亿元,集聚区也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国家级有色金属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园区试点”。
  搭建平台全面创造发展优势
  4月14日,玉川产业集聚区内的盘谷寺火车站,满载该集聚区工业产品的专列徐徐启动,最终将驶向遥远的欧洲。
  据介绍,该集聚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积极发展“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积极打造豫西北、晋东南重要的“内陆港”。
  “经过三年来的努力争取,申报出口监管仓和公用型保税仓的手续已获得上级海关部门批复,已完成三条铁路专用线和两栋仓储物流厂房建设。”在刘万玉的指引下,记者看到22万平方米的公用保税仓、12万平方米的出口监管仓、4万平方米的露天堆场、60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力争2017年底前开通‘济俄’、‘济欧’班列,随着‘两仓’建设的深入,将实现济源市及周边地区的外贸进出口业务‘一站式通关’。”济源市委书记宗长青分析说。
  集聚区大力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先后建成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省级以上研发中心,不断引导企业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豫光集团的富氧底吹一步炼铅工艺因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玉川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的关键一年。刘万玉和尹晖表示,力争在2016年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力争到“十三五”末集聚区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利税100亿元大关,真正成为我国千亿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