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车未来两3年将迎来大发展

2016年03月14日 14:26 200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本网讯  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欧阳明高10日说,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生事物,目前在中国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表示满意。“这一状况已经超乎我的想象,可以说是开了一个好头”,相信再过两三年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重点突破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低温适应性等关键技术,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
  对此,欧阳明高表示乐观。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2015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开始进入大规模推广的阶段,预计2020年“会占到一个相当的市场份额”。
  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增速放缓,新能源汽车市场却逆市飞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新能源汽车生产34万余辆,销售33万余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以北京为例,2016年首期小客车“摇号”指标申请结果显示,今年全年示范应用新能源指标额度6万个,首期个人新能源汽车指标申请就接近1.4万个,约占全年指标四分之一。“这一比例上升得很快。”欧阳明高说。
  作为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的领军人物,欧阳明高说自己平时都选择开电动车。“我开过各种各样的电动车,代表性的品牌基本都开过,以国内的自主品牌为主,也有合资品牌。”
  “在城区驾驶,电动车一定是比燃油车更爽。”这位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对电动车大加赞赏,“电动车安静,加速快,跟车性能很好;大部分时间基本不用踩刹车,只要油门一抬,自动就刹车了,完全不用担心溜车。”
  调查显示,“充电不方便”“续航里程短”以及“技术不成熟,质量和安全担忧”成为影响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三大主要因素。
  欧阳明高坦言,充电不方便在很大程度上对电动车的发展构成了阻碍,因此老百姓都希望电动车里程越长越好,但实际上破解之道并非电池装得越多越好,或是续航里程越长越好,而是要大力发展充电设施建设。“让充电变得便利,甚至比加油站还方便”。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欧阳明高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利国利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制造产业、信息产业、能源产业、材料产业都融合其中,“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德国工业4.0,主要都是以汽车行业作为一个典型载体。”
  “新能源汽车行业覆盖面很广,可以引领各相关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动力来源。”欧阳明高说。

责任编辑: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