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三位专家如何“话”产能?

2016年02月03日 9:19 364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电解铝   作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项任务关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去产能首当其冲,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去产能呢?对于那些所谓的“僵尸企业”又当如何处置呢?日前工信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三位专家分别就这些热点问题发表了看法。
  有效推进兼并重组
  化解产能过剩,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目前处置“僵尸企业”的思路是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那么,应该怎样有效地推进兼并重组?是政府主导还是企业主导?
  朱宏任:在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兼并重组和破产清算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之所以要把兼并重组放在破产清算之前,主要还是考虑兼并重组更能维持社会稳定。但在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应由企业说了算。要注意几点,一是在企业兼并重组中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二是要注意减量的推动重组和减量的推动置换;三是政府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兼并重组的大环境,制定一些有利于推动兼并重组的政策法规。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因为税收问题不愿意本地企业被兼并,一些企业因为缴税问题不愿意兼并重组别的企业,这些都是需要探索克服的障碍。
  李新创:处置“僵尸企业”很困难,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职工安置问题。二是债务问题。三是社会问题。处置“僵尸企业”要保障职工利益,维护职工稳定。同时,还涉及企业所在地的相关产业和政府等。近年来,兼并重组一直在推动,但是一些行业的集中度不升反降,就是因为在过去的兼并重组中政府做了政府不该做的事情。当然,兼并重组没有政府的帮助指导和托底很困难,因此政府要创造公平的环境,搭好平台,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要建立好服务平台体系。
  龚晓峰:市场经济重要机制之一就是“优胜劣汰”,“僵尸企业”应该被及时淘汰。我国出现“僵尸企业”的主要原因是部门保守主义、地方保守主义、集团保守主义,使得资源配置要素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企业“生也不能生、死也死不了”,这就是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问题。现在处理“僵尸企业”也要分类推进、整体考虑,扭亏无望的企业可以考虑破产,但一定要100%处理好职工安置,“救职工不救企业”;好的产品、好的资产也不能被一刀切。还要借助一些治理手段,比如在市区的钢铁企业、水泥企业,可以通过置换土地,把多出来的钱用在安置职工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上。
  鼓励优势产能“走出去”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国际产能合作也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现在有哪些优势富余的产能适合“走出去”,这方面应该怎么样做得更好?
  龚晓峰:第一,我国在500种工业产品里,中国有220种是全球第一,这些第一中的企业往往都具有国际竞争力,不是落后产能。第二,企业“走出去”不能单打独斗,要整体“走出去”,联合“走出去”,有序“走出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政府规划顶层设计、统筹考虑。第三,注意人才培养,着重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懂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一流人才。
  李新创:我国钢铁工业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要抓住当前国际产能合作的机会和国家优惠政策,积极“走出去”。政府要进行严格把关,帮助优势企业树立良好的正面企业形象,并积极推介。同时,要认识到“一带一路”战略不是短期的行为,要做好长期的战略、战术等各种储备。
  朱宏任:“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的大战略,国际产能合作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国际产能合作是要向国外市场输送我国先进的、适用的、绿色的产能。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怎样理解在当前形势下,抓紧去产能的现实意义及重要性?我国产能过剩的病根在哪里?如何解决?
  朱宏任:我国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还是改革不到位,是体制机制的原因,要解决就得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形成各方面的合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变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一味追求GDP的局面。其次,要有一套组合拳,从严控新增、淘汰落后、优化存量、拓展外需以及支持双创等重要环节着手。
  龚晓峰: 中国制造有两条生命线,分别是品质和品牌。如果我们不及时去产能,不及时转型升级、调整结构,我们的品质品牌就不可能真正得到全世界广泛的认同,不可能走得更长更远。产能过剩的真正病根还是政绩观的问题,是官员考核的问题。政府是有形的手,市场是无形的手,要处理好两个手的关系。今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我们的淘汰落后产能、去产能工作还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李新创: 去产能和减量发展绝不是短期就能解决的,根据全球经验来看,去产能都是长达20年以上,因此,要做好长期的战略准备,在去产能过程中要平稳,不能造成过多、过大、过急的社会问题。产能过剩的病根是政策落实不到位,要公平执法,减少政府干预,提高执行力。
  企业环保信息须公开
  工信部强调要通过严格执行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加大特困行业过剩产能化解力度。从实践来看,用环保、能耗指标来作标准进行淘汰落后产能效果比较好,为什么?下一步应该怎么推进?
  朱宏任:化解产能过剩要打组合拳,包括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标准等一系列手段。其中,环保手段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为环保手段有《环保法》等一系列“从天到地再到水”的法律作支撑,拥有严谨的执法依据。
  对于不注重环保、不愿意上高标准环保设备、上了设备不用的严重污染企业都要严惩不贷。同时,要注意既要有单位指标也要有总量指标,在环保检查时既要注意单位排放指标,又要注意区域排放总量指标。
  龚晓峰:推进节能环保指标上要下决心,要树立正确的环保观。一方面,对污染大户要严厉惩罚;另一方面,要让真正有技术含量的企业得到实惠,降低企业保护环境的成本和负担。
  李新创:化解产能过剩要强调环保,让环保这把“刀”能落到实处。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是要坚决贯彻依法治国,以《环保法》来要求所有行业。二是对于环保不达标的,用差别电价、差别能源价格,迫使它加快淘汰或加快改进。三是依法淘汰,处理好职工安置问题。四是发挥全社会监督作用,企业应及时公开环保信息,全社会进行监督。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