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建筑业2015年度发展综述与展望

2016年01月14日 9:47 499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建设工程   作者:

       回顾2015:建筑业在守成中创新 于逆境中提升
  
建筑业虽然是传统产业,却是极具生命力的产业。近几年虽然遇到了各种复杂形势的考验,但是每年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6%以上。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15年,在国家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前提下,建筑业发展的态势依然总体保持平稳。展望未来,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必须要坚定把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发展。
  2015年,全国建筑业系统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二五”确立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圆满收官。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建筑业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7个国家承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3059个,新签合同额591.1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4.3%。另据国家发改委公布,2015年1~9月,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18个,总投资金额为18131亿元,其中农业水利项目投资3982亿元,交通基础设施项目9906亿元,高技术信息化项目208亿元,能源项目2366亿元,社会事业项目1669亿元。均比上年同期实现明显增长。从全行业来看,2015年建筑业发展亮点纷呈。
  ——2015年,我们时隔多年后再度迎来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分析城市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系统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使我国城市发展掀开了历史性的一页,全国建筑业系统上下感到欢欣鼓舞、无比振奋。
  ——实现了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5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各地加大力度承担了调控主体责任,房地产市场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同时,去年全国棚户区改造开工580万套,创造了历史新高,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28%,对去库存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功开辟了城市建设工作的新领域。启动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大力开展了清洁城市环境系列活动,打响了治理城市违法建筑的攻坚战。深入推进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全国建筑工程质量总体可控、稳中有升。
  ——在乡村建设方面有了新作为。全国完成了43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在全国农村开展了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绿色村庄建设等十项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的面貌。
  ——推动建筑业各项改革取得了新进展。包括推进建筑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企业资质重新就位,加大违法挂靠等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出台了规范建筑市场经营秩序的系列规定,建筑业安全管理进一步提升,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建筑全行业的发展得到进一步规范和提升。

       寄望2016:加大改革力度 助力发展转型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富民产业。建筑业从业人员多,2012年底建筑业从业人员为4180万人,按三口之家计算,这个行业涉及全国1.2亿人口,建筑业如果实现增加值和人均收入的“双倍增”,将为全国到2020年实现“双倍增”目标做出巨大贡献。建筑业是各行各业中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行业之一,为什么改革开放30多年反而觉得路越走越窄,甚至有些建筑业企业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这就涉及到当前困扰建筑业发展的宏观和微观领域的多重问题。从宏观上来说,行业主管部门在顶层设计上存在缺陷,《建筑法》多年未修订,已经不能适应建筑行业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筑行业管理的体制、机制虽然历经多年改革调整,但并没有形成有效和成熟的办法。从微观上来说,企业在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情况下,能力各异,情况千差万别,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还很不完善,亟待通过深化改革,推进建筑业实现逆境突围,在低谷中奋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并且强调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这为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2016年,笔者以为,建筑业必须要通过变革图强才能实现异军突起、绝境突围。因此,本文就完善政策、改善企业生存环境层面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建议一:改革我国的招投标制度。我国现行做法在企业外部生存环境上与国外做法存在“五个不一样”的情况下,把国外的“最低价中标”的概念搬到国内建筑市场,是对建筑业企业最大的不公平。特别是在现如今投资多元化的情况下,最低价中标的结果,为了给占投资总额4.63%国家预算省钱,建筑业也得给其余95%以上的多元投资项目让利。这就导致了在当前形势下的恶性低价竞争,不仅极大地削弱了施工企业的盈利空间,有的甚至降低到成本价以下,对工程质量保证和安全保证都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建议二:工程造价管理要真正贴近市场经济实际。改革开放以来,造价部门的管理也在努力进行改革,特别是推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管理就是要实现政府定价向市场定价转变。但目前出现实际的支付农民工工资与预算定额规定的人工工资严重倒挂的问题已经使建筑业企业在人工工资这部分始终处于亏损状态。国家相关部门必须要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建议三:整合建筑行业各类保证金。既然建筑行业各类保证金绝大部分是在建筑行业的招投标办、质监站、安监站、建管处、行业劳保统筹办等各职能部门收取的,为什么不能进行整合?江苏省建筑市场管理协会就在2008年提出建议:取消各类保证金,设立“综合保证金”,费率按当时调研保证金约占工程合同额10%的比例,拦腰砍为5%,施工期间作为各类保证金统一使用,竣工后收取5%直接转为质量保修金。这样施工企业由于保证金造成的资金压力就减轻一半。笔者以为这个方法较为符合行业实际,有利于为建筑企业松绑。
  建议四:确定合理的建筑业“营改增”税率。关于建筑业“营改增”,建议把已公布确定的费率11%,实事求是降为8%(直接降为6%的话,国家税收将减少),既然有关部门已经发现政策有偏差,在目前没有造成影响和损失之前,及时进行调整是明智之举,是真正的关爱民生,是真正在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如果明知道税率定高了,但采取其他变通方法来补救(如“先征后返”),这是不可取的。
  建议五:政策上强有力地扶持建筑产业化。这个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已经十分关注。去年“两会”期间,九三学社经过深入调研,不仅提交了提案,还形成了给中央领导的《关于促进建筑产业化的调研报告》。去年11月,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座谈会,会议主题就是围绕“建筑产业化”主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推进建筑产业化相关政策法规,希望此一好的改革举措能够得到积极落实。
  建议六:尽快出台《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对加强建筑市场监督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维护建筑市场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的,应抓紧颁布实施。为了解决建筑业法律缺失的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务院法制办做了不少工作,2012年此项工作就已经开始调研推动,这一晃整整几年时间过去了,业界热切期盼中的《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依然未能出台,希望未来能够加快推进条例完善进程,尽快制定推出。
  建筑企业本身也要进一步加大企业内部改革力度,在建筑业掀起大众创新热潮,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为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积蓄更加充足的动能。

       未来建筑业:多重政策利好或将吹暖市场
  2016年,建筑业行情如何?从业者该何去何从?工作重心在哪里?目标是什么?这是整个建筑业界都十分关注并经常谈论的问题。
  应该说,自2014年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以来,建设方投资正在逐步减少,因此施工方所接项目的数量也呈直线下降态势,连带相关产业也受到影响。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因投资增速放缓,对于我们建筑行业的影响就是建设工程量降低,达到了所谓的“寒冬”,很多人也逐渐失去了信心。不过,只要有心人关注一下国家政策的总体走向,相信一定会对未来建筑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应该说,自去年二季度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对建筑业来说,可谓是利好频频。2015年4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部、水利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六部委发布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再度得到确认,该管理办法的出台大力推进了PPP模式的应用,必将促进民资与政府的合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015年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重点领域有效投资,会议决定,按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部署,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1800万套,农村危房1060万户,同步规划和建设公共交通、水气热、通讯等配套设施。政府投资棚户区和危房改造以及配套基础设施2860万套,对于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说迎来了春天,数目庞大的建设数量将给施工企业带来的不光是量的积累,连带诸多相关产业都将步入建设新纪元。
  2015年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按照国务院要求,推出4个新的重大工程包,分别是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新兴产业和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以上四类工程类型的完善健全还有较大空间,可以预见此类工程的国家投资逾万亿。
  2015年7月2日,国务院批复“南京江北新区”升级为国家级新区,这是长三角继上海浦东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如今的繁华有目共睹,将会带动所有相关产业稳步提升,南京江北新区虽刚具雏形,但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无可限量。
  2015年7月11日,据媒体报道,国资委率87家央企进河北,意向投资1.6万亿元,京津冀经济圈将成一片建设热土。其中北京通州区拟2年建成北京行政副中心,当年投资就会突破1600亿元。8月3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部、公安部和银监会七部委联合颁发《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是城市十分必要的基础设施,专家预测,未来十年该项投资总额将会突破4万亿。9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开行、农发行组织召开全国促投资稳增长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2015年以来,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把促投资稳增长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推进十项重大举措,加大投资力度,保持投资和经济稳定增长。
  由此可以看到,国家加大投资势在必行。尤其是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都为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可以预见,建筑业只要把握住机遇,不仅不会坠入寒冬,更将会持续迎来美好的春天。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