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铜“十二五”之东同篇

2015年12月28日 15:8 452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十二五”期间,东同矿业发扬“啃硬骨头”、“涉深水区”、“过独木桥”的精神,勇于挑战自我,敢于颠覆传统,以改革创新思维破解生存发展难题,不仅收获了观念转变、体制变革、机制创新带来的“改革红利”,也保持了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1. 促安全 构筑企业发展基石
  抓好安全与环保工作,实现长治久安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东同矿业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
  五年来,东同矿业始终坚持“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理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OA网络、《东同之声》刊物等多种载体,大力宣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安全访谈录”、“安全论坛”、“班组长谈安全”、“百日无事故竞赛”、“反三违、促安全”等安全文化活动,促使了安全法规政策与措施全方位、全过程地渗透到安全生产的各个领域,营造出安全生产的强大声势,有力地促进了职工安全行为的养成。
  五年来,东同矿业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环保管理制度,积极推进了安全标准化建设,先后完成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和环保在线监控系统;实施了环保综合治理工程、废石场清污分流工程,建设了工业污水处理站,且工业污水经处理均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下力气整治了老废石场,并对近3000平方米的裸露区域实施覆土植树绿化;五号矿体深部开采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通过了省环保部门检查验收;完成了井下、尾矿库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隐患排查体系建设;职业环境卫生监督管理、选矿厂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进展有序。这些安全环保制度及重点工程的建成投入,为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固基石。
  2. 攻难关 突破瓶颈提产能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这一年,东同矿业面对原矿品位低迷、成本刚性上升等减利因素,提出了“集中精力抓发展,求新求变求突破,勇于担当新使命,紧跟江铜发展步伐不落伍”的奋进目标。围绕这个目标,他们突出重点攻难关,奋勇当先展作为,取得不俗成绩,当年完成铜金属量 1650 吨 、利润2032 万元。2012年,他们乘胜追击,生产再创新高,完成铜金属量 1680吨,实现利润 805万元 ,继续保持了较好的盈利局面。
  然而,进入到2013年,生产压力进一步增大,原矿品位持续下降,五号矿体深部开采首采中段(-280米中段)地质储量、七号矿体底部-165米中段矿石储量出现负变,备采矿量严重不足,造成采场衔接困难,再加上铜硫价格较上年下降幅度较大,致使产品产量和利润未完成计划要求,出现了改制以来首次不可控亏损,全年亏损2800多万元。
  大道思远,谋势而起;上下同欲,无往不胜。2014年,面对亏损,东同矿业党政一方面进行深刻反思,打破思维定势,另一方面针对生产中段资源的变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了 “三步走”的工作思路,即:第一步,确保-325米中段在2014年9月份投产,日出矿能力达到800吨;第二步,确保-325米中段在2015年10月份达产,日出矿能力达到1000吨;第三步,确保2016年四季度-370米中段投产,日出矿能力达到1200吨。
  2015年2月,东同矿业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新班子肩负起了扭亏脱困、转型发展重任。新上任的公司总经理李朝晖在职工大会上号召:“全体干部员工的思想和行动要统一到集团公司‘发展升级、提质增效’的要求上来,紧紧对标中型矿山,以奋发进取的姿态推进公司的改革发展。”
  新目标的确立,为广大干部员工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前进的动力。突破产能瓶颈,提质增效成为全员上下的自觉行动。
  为使企业尽快走出困境,东同矿业班子成员展开深入分析调研,前瞻把握企业发展方向,确定了2015年及今后几年的战略目标:做大规模、提升产能、做精工艺、内涵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三年扭亏脱困”目标,使东同矿业跻身中型矿山行列,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破解产能低下难题,扭转生产被动局面,东同矿业及时出台了20条降本增效措施,并激励全员直面困难,迎接挑战。有着30多年采矿经验的采矿工程师李金龙自我加压,迎难而上。他针对东同矿业井下复杂多变的岩石性质进行认真的思考与探究,创造性提出了采用九0钻凿岩中深孔爆破“一次成井”新采矿方法。经过10多次的“一次成井”试验终获成功。生产实践证明,在保障顶板安全前提下,“一次成井”新采矿工艺大幅度压缩了生产作业环节,大大提高了采矿效率。
  迎难而上,持续攻克采矿难题。据了解,历史以来,东同矿业采矿一直采用一个中段采完,另一个中段做准备的采矿模式。事实上这种模式在准备阶段常受作业环境的影响,导致采场难以正常衔接。为此,采矿地质技术人员勇于探索新采掘方式。通过几年的创新攻关,现改为“两个中段,四个区域同时准备采场”的新采掘方法。此方法极大提高了单元回采进度,采掘出矿能力有了突破性进展。
  破解生产“梗阻”,畅通生产环节。针对组合井提升系统存在故障频发的问题,大搞技术革新,先后完成尾绳更换、液压站备用系统恢复、信号系统的改进等项目,确保了组合井高效运行;狠抓选矿厂设备设施预检与维护,严格精细化操作,优化工艺流程,促使了球磨台班台效稳步上升。
  一系列非常措施与激励机制,为产能提升创造了条件。 2015年8月份以来,该公司日产量稳定在850吨以上。10月份,该公司又打响“决战四季度、冲刺年目标”攻坚战,生产员工激情高涨,生产台班日出矿量达到1000多吨,呈现出高产稳产喜人景象。
  3. 筑堡垒 为企业注入不竭活力
  东同矿业党委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紧紧围绕扭亏增盈、改革发展的大局,以“提升产能、提质增效、内涵发展、转型升级”为核心,动员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员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有为的工作豪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形成了推动公司发展的强大合力。
  五年来,东同矿业各级党组织把“党旗飘飘”系列主题活动作为展现东同特色的工作来抓,开展了“凝心聚力、创新管理、和谐发展”专题研讨、“引领转型显优势,聚焦发展作表率”等主题活动,使企业党建工作从形式到内容,从体制到机制有了新的转变。同时,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平台,大力倡导“三种”意识,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环境;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把纪律挺在前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努力在服务理念、作风转变、干部绩效考核等方面求真务实,推陈出新,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五年来,东同矿业党组织通过“书记上党课”、“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意识形态的宣教,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认清了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强化了“责任担当、展现作为”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此外,充分发挥“党委稽核”、“支部特色”和“全员创星”三大载体的作用,稳步推进班组建设、党员红旗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党员课题攻关等特色工作,彰显了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2015年,非常时期,东同矿业党委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激发“四新”活力,即:建好新班子、策划新主题、培育新观念、塑造新作为,精准发力打造成高效、团结、富有朝气的优秀团队,有效提升了企业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为早日把东同矿业建成中型矿山提供了思想政治和组织纪律保证。
  4. 重人本 创建和谐文明矿山
  走进东同矿区,映入眼底的是整洁干净的主干道。大道两旁错落有致楼房、葱绿的树木爽心悦目。那古朴的休憩亭、现代风貌的停车场、苍劲的矿工雕塑把矿山装扮一新。
  每当夜色降临,矿区文化广场华灯绽放,乐曲悠扬,各种健身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整个广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徐美容,退休老职工,前些年居住在上海。今年4月份从上海搬回矿山居住。她说:“ 大上海虽然繁花似锦,五彩缤纷。但我还是惦念矿山,因为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住得也舒适安逸。”这话不假,近几年,东同矿业不遗余力打造宜人、宜居、宜美矿区环境。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也是办好企业的最终落脚点。东同矿业党委书记程文平强调,职工群众是推动企业攻坚克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越是困难时期,越要重视改善民生,把员工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正是基于这种企业和谐发展观,东同矿业始终不忘企业与职工“共创共享”的理念,坚持实施暖心聚力工程,努力实现职工应有的劳动价值来增强其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五年来,东同矿业大力整治矿区环境,改造了矿区主干道,使矿区道路变得更加整洁、干净;新建了单身公寓、大型超市、职工食堂、医院住院新大楼等,满足了社区居民生活文化、医疗需求;为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持续抓好棚户区改造,建设集资住宅楼290套,使广大职工能安居乐业,享受品质生活;为解决民众关心的生活水质热点问题,建起了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了生活供水支网工程及净化系统改造,使职工家属感受到了党政组织的关怀和爱护。
  扎实做好帮扶工作,唱响“送温暖工程”品牌,把关爱送到困难员工心坎上。五年来,东同矿业、东铜社区实施医疗互助、走访慰问困难职工、“金秋助学”共计1118 人,发放救助帮扶资金 100.76 万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展望“十三五”,东同矿业将坚定必胜的信念,奏响更加铿锵的时代乐章,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