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钛合金科研的拓荒人
2015年09月23日 17:13 497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钛资讯 作者: 庄妍 王彦华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5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串串数字和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研究院钛合金研究室主任李军对科研事业清醒的认识、准确的判断和执着的追求。
刻苦钻研,未知领域勇探索
挑战,源自信念和实力。在李军身上,坚韧不拔的毅力、求实创新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犹如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剑,助力他在科研和技术攻关领域打响了一场又一场胜利之战,为企业高新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高大挺拔,皮肤黝黑,沉默少言,埋头于计算机里密密麻麻的数据,双手不停地击打键盘……这是笔者见到李军的第一印象。
“等会我还要去现场看看。”下现场,是李军在研发工作中的“必修课”。他说,现场问题是科研的源头。通过深入现场,可以发现问题,可以明确科研的目标,激发科研创新的灵感,是科研项目策划的基础。
基于这样的意识,李军不仅敢于挑起自己专长的重担,而且也敢面对比较生疏的新产品领域。
攀钢热轧钛卷项目就是这样。热轧钛卷由于应用领域广、产量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此,2009年底,攀钢开始了系统的热轧钛卷研究。
钛材,对从事钢材方面研究18年的李军,有些陌生。“钛与钢铁的特殊性、加工性能完全不一样。”李军坦言,作为该项目的“领头羊”,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之路。
在研究过程中,李军遇到许多棘手的难题,精轧翘头就是其中之一。热轧钛卷受精轧翘头造成轧废的影响,成材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李军在没有现成技术资料的情况下,一方面通过仿真模拟加强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带领团队里两个年轻人经常跑现场研究设备和工艺,向现场专业技术人员请教。
“虽然技术思路是正确的,但前期的效果并不好。”李军坦言,当时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就是因为你们调整了工艺,轧制状态更差了。”连现场职工都开始质疑他们了。
但李军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为了查出问题所在,每个月只要一轧钛卷,他就立刻跑到现场。由于工艺复杂,每次从开始到结束至少需要10余个小时,他就一直跟踪,仔细观察和记录每一个细节,并对照工艺和设备的变化进行分析……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李军带着团队成员在攀钢钒、攀长特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最终攻克了众多技术难题,轧出的钛卷表面质量越来越好、尺寸精度越来越高,板型控制也越来越好、成材率越来越高……产品实物质量达到了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热轧钛卷的产量也由2009年的7吨到2013年的2000余吨,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直接经济效益显着。
培育人才,引领团队强发展
李军把对专业技术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分享给他人,填补了年轻技术人员的内心世界,也造就了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团队。
“李主任,这个方案您看这样是否可行?”
“师傅,钛钢复合板的检验结果出来了,您帮我看看。”
……
几名年轻的科研人员围在李军身边,虚心地请教着,李军总是胸有成竹,侃侃而谈。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军说,追求个人理想只是实现了个人的价值,而整个团队的进步则是对企业的重要贡献。
目前,钛合金研究室总共有12个人,35岁以下的年轻人就有8名。培养团队和科研接班人,李军有自己拿手的一套。一旦研发新课题,他总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在他们遇到困难和瓶颈时就及时给予点拨,事半功倍。技术指导上他采用实战教学法,问题都在现场解决,清晰明了。
在李军的带领和培养下,青年职工快速成长为科研骨干,团队的科研战斗力和凝聚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李军不仅是工作中的导师,还是生活中的兄长,他对年轻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年轻人深深地扎根于攀钢“钛合金”这块沃土,团队里多人拥有了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并成为课题项目负责人。
面对客户,用心服务显真情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这是李军最喜欢的一句名言。他说,科研人员不仅要向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还必须提供一流的服务,这是责任。
“师傅是一个非常负责的人,他常常告诉我,销售产品不仅仅是营销人员的事情,作为研发人员,我们更应该去了解客户对产品的意见,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产品质量,让客户满意。”李军的徒弟肖聪说
“科研人员咋跑来了哦?”刚开始跟踪客户时,营销人员并不“买账”。“他们总感觉我们是多余的。”李军说。但是,跟踪几次以后,营销人员发现,作为专业人员,他们能更多地给客户一些技术方面的讲解,使客户更清楚地知道产品的优势所在,营销效果变得更为明显。
而李军他们也得到了不小的收获,“面对面接触客户比电话了解更直观详细,我们能清楚地知道客户反映的具体问题所在,回去后,能够根据客户的需要更好地改进工艺技术,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现在,在钛合金研究室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是他们研发的产品就必须跟踪客户,用心服务,直到客户满意为止。一个客户感慨地说:“有这样认真负责的团队,产品质量绝对有保障。”
面对成绩,李军说:“作为一名研发人员,我这么多年的感受就是一定要有创新精神。虽然以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能躺在成绩面前,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为客户、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
责任编辑:于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