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重金属大气排放趋势获系统评价

2015年09月16日 8:49 430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田贺忠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分析评估了1949~2012年,我国人为源导致的12种典型重金属大气排放的历史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相关研究已在《大气化学与物理学》发表。
  田贺忠团队基于经济发展和技术扩散理论,首次建立了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各种典型人为源重金属大气排放因子动态模型,系统地构建了1949~2012年间,中国主要人为源导致的12种典型有毒有害重金属(铅、砷、汞、镉、铬、镍、锑、硒、锰、钴、铜、锌)的大气排放清单。并进一步对排放清单进行了精细化网格处理,获取了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国大陆重金属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研究表明,从1949年到2012年,12种典型有害重金属元素的大气排放量增长了22~128倍。从污染源贡献看,工业燃煤锅炉、燃煤电厂、有色冶炼、钢铁冶炼和机动车刹车片磨损为主要的有害重金属大气排放源;而在地区分布上,中国东部和中部省份地区重金属排放明显高于西部地区,沿海省份重金属排放强度最高。另外,中国西南和中南地区部分省份由于有色冶炼行业集中,导致部分地区大气重金属排放污染惊人。
  该研究的定量评估及排放时空分布研究,有助于推动重金属污染排放法规、标准的制订,识别中国重金属排放重点地区,解析重点地区标示性有害重金属元素的典型污染源,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