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能可不过沧海一粟 大宗商品源远流长

2015年09月10日 9:32 531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贸易巨头嘉能可的命运近日牵动市场神经,作为全球最大的上市大宗商品贸易商,嘉能可财报恶化或是大宗商品市场萎靡不振的直接写照。
  近日嘉能可公司在股东压力下宣布扩大债务削减规模,今年停止付息,这更让投资者感到商品市场的低谷似乎还没见底。
  但事实上,一家贸易公司的命运或许并不能左右行业的未来,即使破产,无非就把业务卖给其他公司,谁会在乎运小麦或者大豆的货车上写的哪家公司的名字呢?
  无论嘉能可沉浮几许,大宗商品的长河仍将源远流长。
  作为交易商 嘉能可更像是矿企
  尽管嘉能可主营贸易业务,但它是重资产型贸易商,尤其是收购了Xsrata之后,嘉能可实际变成了附带交易业务的矿企,而不再是纯粹的贸易商。
  如果作为纯粹的贸易商,利润来源主要靠贸易规模,而对商品价格的波动是免疫的。而且嘉能可屡次声称,能够用贸易业务的盈利对冲上游业务的风险暴露。但事实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后,嘉能可上游业务的风险敞口已经过大,远高出贸易业务的覆盖能力。
  受到全球需求减弱和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影响,嘉能可上半年净亏损6.76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则净赚17.2亿美元。
  同时,嘉能可CDS息差过去几天已经扩大了三倍至450基点,这说明市场对嘉能可的风险更加悲观。
  这种悲观或许连嘉能可管理层也没有料到。华尔街见闻网站昨日提及,嘉能可管理层在与股东见面后态度出现180度大转弯,随即宣布将债务削减规模从原先的十分之一扩大至三分之一,三周前曾信誓旦旦承诺继续的支付股息也被砍掉。
  嘉能可此举终于得到投资者认可。消息公布当天,嘉能可在伦敦股市一度上涨11%。
  嘉能可到市场意味着什么?
  作为行业巨头,嘉能可被视作商品市场的晴雨表。嘉能可落得今日境地,也是受大宗商品价格大跌拖累。
  在多种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至数年新低之际,嘉能可的财务报告令人大跌眼镜。嘉能可上半年净亏损6.76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则净赚17.2亿美元;营业收入出现了25%的同比降幅,至857亿美元。
  但正如前文所述,嘉能可的亏损更多来自上游矿产业务不济,而非贸易业务。嘉能可是否会破产只有它的股东最关心,并不会对行业形成全面打击。
  嘉能可2012年以2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Viterra就是个很好的解释。
  也就是说,嘉能可的业务可以被卖给其他公司。也许放贷的银行可能为此蒙受损失,但这就是他们该承担的风险。不过应该看到好的一面,比如其他交易商将会更加谨慎对待自己的财务状况,这并不是坏事。
  在现在这个阶段,越是纯粹的贸易商,经营状况反而越好。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