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 提升产业集中度

2015年09月09日 15:31 478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日前,工信部制定并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提高行业发展水平,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分析指出,在锂电池行业受益于市场和政策双重利好,上市公司纷纷通过定增等方式加码锂电池投资的背景下,《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制定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锂电池行业的生产标准,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将推动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锂电池龙头企业的发展。
  政策助力 前景广阔
  我国锂电池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我国锂电池市场行业规模平均增长率达28%。其中,2013年我国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为596亿元,同比增长23.40%;2014年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40亿元,同比增长24.16%。
  2015年,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带动下,锂电池的需求更是迅猛增长。今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量达95530辆,销售量达89549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6倍。新能源汽车的放量拉动动力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15年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将超过1300万kwh,增速超100%。
  锂电池需求的快速放量带动行业持续向好。工信部8月6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累计完成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7.4%,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2.8%。
  在市场向好的同时,政策利好也持续加码,助力锂电池行业发展。今年1月,财政部、国税总局下发的《关于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的通知》规定,自2015年2月1日起,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而锂电池免征消费税。2月16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科技体系和产业链,为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提供技术支撑。4月22日,财政部下发《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要求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步伐。
  产业集中度将提升
  市场和政策两方面的推动使2015年的锂电池投资迎来前所未有的高潮,上市公司更是成为锂电池行业投资的主力。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8家上市公司大举投资锂电池项目,投资金额超500亿元。
  大东南8月31日晚公告称,公司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年产7.5亿Ah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主要产品系锂离子汽车储能动力电池,全部对外销售。
  最大的一起投资则来自于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公司于6月3日晚披露的非公开发行预案显示,公司拟以57.40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6132万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亿元。其中,铁动力锂离子电池扩产项目总投资60.23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60亿元。该项目完成后将新增动力电池生产能力6Gwh/年,全部用于满足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的需要。
  德尔家居、成飞集成、曙光股份、杉杉股份等上市公司也纷纷通过定增的方式加码动力锂电池的投资。
  《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电池企业应满足以下条件:电池年产能不低于1亿瓦时;正极材料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负极材料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隔膜年产能不低于2000万平方米;电解液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电解质产能不低于500吨。企业申报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实际产能的50%。分析指出,《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制定,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锂电池行业的生产标准,促进产业集中度的提升,进而推动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锂电池龙头企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