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低迷 探矿资金该如何寻求

2015年09月08日 8:54 23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随着整个矿业市场持续下行,全世界的绿地项目几乎都遇到了因无法融到探矿资金而面临被灭失的风险。在这波矿业熊市中,多伦多证券所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两大全球风险勘查资本市场也显得力不从心,众多初级勘探公司不得不在苦苦煎熬中翘首期盼矿业春天的来临。与此同时,中国的矿产勘查热潮也正随矿业市场的低迷和国家财政逐渐退出商业性矿产勘查领域而逐渐褪去。
  从前年开始,我国的矿产勘查投入在维持了连续14年稳步增长的态势后首次出现回落。2013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为463亿元,较2012年减少了47亿元,同比减少9%,其中社会资金投资下降最为明显,接近30%。2013年钻探工作量比2012年减少530万米。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完成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国矿产勘查市场延续2013年的下行态势,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同比减少13.7%,钻探工作量减少21.7%。虽然2014年全年的数据和2015年的数据尚未公布,但笔者推测投资下降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
  中国的矿产勘查体制正在从“国家领投”的过度体制向“社会资本全投”的市场体制转变。但不巧的是,一方面市场尚未做好充足的准备,另一方面偏偏遇到矿业不景气。矿业人深深地感到手里的探矿权从爱不释手的“香饽饽”变成了“烫手的山芋”。特别是对地勘单位影响巨大,原来借助国家项目维持自有矿权养护的路子被断掉了,理性的社会资本面对如此高风险的项目又多采取观望甚至拒绝的态度。“找矿的钱到底该怎么筹?”已经成为摆在所有探矿权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要想破解这一难题,我们首先要对矿产勘查与社会资本的基本属性有足够的了解。
  首先,分析一下矿产勘查的特性:一是周期长,对于一个工业矿体探寻和揭露,少则三五年,长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二是高风险,从一个矿化点的发现到最终成长为一个可工业化开采的矿山的概率不到1%;三是投入大,在漫长的找矿过程中,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少则几百万多则数千万,甚至上亿。
  其次,再来看资本的特性:一是逐利性,资本的使命就是要实现不断的自我增值;二是流动性,资本需要畅通的流动渠道,以方便从低收益率的项目向高收益率的项目转移;三是安全性,资本在进入之前必须要对风险进行充分的识别和有效的控制。
  通过对矿产勘查和资本特性的对比,不难发现,虽然矿产勘查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但是资本却很难主动投入到矿产勘查的“怀抱”。两者的结合需要借助外力的帮助,第三方媒介的撮合。这个外媒需要具备监测、识别和控制矿产勘查风险且让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和获利的能力。多交所和澳交所无疑是两个这样的典范,虽然出现了“贫血”症状,但其多年来创造的风险勘查投融资的市场机制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
  在中国,构建像多交所和澳交所这样完善的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是一个发展方向,但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此之前,我们的探矿权人到哪里去找钱仍是个未解之谜。
  2013年底,笔者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了通过私募股权基金来打通矿产勘查融资渠道的路径,但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后发现,私募股权基金并不能解决矿产勘查的融资难题。原因是:第一,私募股权基金对投资人数有严格的限制,最多不能超过200人,因此无法起到最够的风险分散的作用;第二,私募股权基金通常对资金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对于投资收益率不明朗的项目不会出手;第三,私募股权基金的耐心有限,通常持有“吹糠见米,即投即收”的心态;第四,目前对于矿产勘查项目没有退出通道。
  到底该怎么办?其实,已经有少数敢于吃螃蟹的人已经开始创造一条新的矿产勘查融资之路——“众筹”。
  “股权众筹”也许是当下破解矿产勘查融资难题的“一剂新方”。众筹的特点很好地契合了矿产勘查的要求。比如:众筹没有投资下限,没有人数的绝对限制,可以最大程度地分散矿产勘查的风险;众筹的投资者可是随时转让自己手中的权益,便于资本的流动;众筹资金的风险承受能力强,基本都是投资者拿出少量闲钱,就算投资打了水漂也可以接受,矿产勘查一旦获得找矿突破即可获得超额回报的特性,对于抱有“以小博大”的心理的众筹投资者会非常具有吸引力。
  对于勘查项目的孵化,如果有“众筹先行”探明资源量,“基金跟进”进行可研与矿山建设前期准备,“证券市场接盘”完成矿山建设和工业化开采,一条一条完整的矿产勘查股权融资道路不就打通了吗?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