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科普作品成为培训班课外读物

南京工大开办钛合金培训班

2015年08月20日 8:55 491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作者:

1    本报讯  8月4日,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暑期钛合金培训班开班仪式暨周廉院士报告会在南京工业大学举行,本次培训班由中国著名的超导和稀有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廉发起,邀请了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以及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围绕金属材料、钛及钛合金材料等诸多方面,开展了为期15天的系统培训,而在本次培训活动中,本报记者潘廷祥著的科普作品《钛:天与地的儿子》一书成为培训班的课外读物。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先进金属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沈晓冬教授表示,在周廉的倡议下,国内钛合金领域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作用将参与钛合金研究的研究生组织起来进行为期15天的系统培训班很有必要,这将推动钛合金研究的良好发展。
  周廉在致辞中表示,自2010年在西北工业大学举办第一次钛合金培训班以来,本次已经是第三次了,其目的主要是为我国钛合金科技和产业发展培养一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周廉指出,自2011年在北京举办世界钛会以来,我国钛行业取得很大进步,但要实现钛及钛合金行业发展目标的关键还是人才培养、合作研究和协同创新,应注重培养具有国际水平人才,在具有扎实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特别是颠覆性创新的能力。
  而本次培训班用上了潘廷祥所著《钛:天与地的儿子》为课外读物,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钛的应用、钛的知识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 自2006年本报钛版开办专栏《大潘说钛》,历时3年共发表了50多期,受到了业内高度关注度。2009年11月,《大潘说钛》专栏的文章汇编为《钛:天与地的儿子》一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以散文文体“说”钛及钛合金推广应用的科普性读物。
  本书的出版也受到了业内专家的肯定,钛锆铪分会秘书长王向东在为该书写的序中说到,“涉钛者、爱钛者、用钛者,不妨静心阅读《大潘说钛》,她会让你在一个个故事的牵引中感受第三金属钛的智慧,让你在说钛的文字里体验亲生物金属钛的魅力,让你在钛的优异品质中品味其金属的芳香。”周廉曾两次题词,2009年9月“走进钛世界,分享钛魅力”,随后在2011年6月国际钛会上再次题词“写一本好书,促进中国钛工业”;今年5月在宝鸡钛会上曹晓春院士与干勇院士分别题词“钛的世界,真的很精彩”、“让我们充满信心,迎接钛时代的到来”。
  目前,《钛:天与地的儿子》已被西安一些钛企业用来作为员工培训辅导教材,作为钛企业的员工培训用书已经超过2000本。
  我们相信钛的未来将不仅仅在天与地间翱翔,而还会应用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2

责任编辑:徐婷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