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有色108队的“特色突围”

2015年08月11日 9:10 450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2012年至今,经济收入连年保持10%以上的递增速度。为什么在地质勘查市场急剧萎缩的情况下,辽宁有色108队能够实现逆势上扬?
  一切围着市场转
  在辽宁有色108队的办公室里,队长张想定谈及他的调整思路:队经营管理处在进行管理的同时,要承担起测绘产业市场开拓的任务。
  这种调整,意在解决职工的市场意识问题。张想定说,地质队职工最大的特点是技术过硬、能吃苦耐劳,但市场意识差。“只要有活,大家都能干得非常漂亮,但却不会在市场揽活。”
  他坦承,市场意识差的责任并不全在职工。以前,任务主要是上级下达;而进入市场经济后,活儿主要靠队领导和业务部门揽。“我们没有给大家到市场揽活的机会嘛。”
  新常态下,这一现状亟待改变。年初,张想定定下了工作策略:以和市场接触最为紧密的经营管理处为突破口,在不增加待遇的情况下增加市场开拓的任务。然后,再逐步扩展到队里所有的管理部门,最终实现队全体职工都是市场开拓人员的转变。
  这一调整显示了成效。正当测绘人员认为今年无活可干时,经营管理处的处长、被108队人称为“女汉子”的闫洪,为大家揽来了500多万元的测绘业务。
  “为了揽到这些活,闫洪一天跑了4个县,把自己的嘴都说成瓢了。”张想定笑言。“跑市场后发现,测绘业务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除了目前国土资源部门正在开展的土地确权外,还有林业部门的林地确权。”闫洪说。
  张想定说,让所有队员学会到市场上揽活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2011年,刚任108队队长不久的张想定,就发现以“80后”年轻人马少辉为代表的几个年轻人市场意识很强,于是便成立了市场开发处。不到半年,马少辉带领的团队,从市场上揽来了500多万元的活儿,打破了队里一直没有一手活的局面。到2014年,市场开发处几个“80后”已能从市场拿回3000多万元的活儿了。
  “以前是我们跟着别人干,现在是别人跟着我们干。”马少辉说。
  闯市场的意识,让108队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权。“目前市政部门清理地下排水管线基本靠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而且还存在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危险。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已完成清淤车配套设施、挖掏器等专业设备的设计工作。”在沈阳化工园区地下排水管线检测现场,项目经理张明科说,“如果这些设计能成功应用,我们队就可以开辟出地下排水管道清理、维护和修补等新的市场了。”
  拼出特色闯市场
  在地质勘查市场萎靡的情况下,地下管线检测正逐渐发展成108队主要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在全队八大产业中,地下管线检测已占到1/3。到今年年底,这一比例有望提高到1/2。
  该队副队长兼总工程师李凤之介绍,108队是全国较早开展地下管线检测业务的单位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们就利用地球物理技术方法,帮助有色矿山解决了地下供水管线的准确定位问题。1993年,他们以合同的形式完成了全国第一个地下管线检测业务。目前,他们是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网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单位。
  “以前跟着我们干的临时工,现在有的出去成立了公司自己干,有的跳槽到别的公司成了骨干。”108队在地下管线检测行业,俨然已成为一个人才的孵化器。但为什么在地下管线的检测上,108队做得最早、输出人员最多却不是全国最大?在李凤之看来,还是市场意识差造成的。
  据他介绍,地下管线检测是典型的市场需求型产业。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通信、电力、燃气等逐步采取地下暗埋的方式后,与原自来水管网一起成为“城市血管”。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部门信息沟通不畅等原因,在管线入地的过程中,你挖断我的、我挖断你的等事故轮番上演。于是,1993年广州市决定开展地下管线普查的试点工作。承担试点任务的广东物勘院的施工队伍,就是由108队组织培训的。随后,我国各地先后迎来城市建设、老城改造热潮,地下管线检测业务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没有认清这一业务的市场需求型性质,特色和优势也一直没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产业发展一直处于养几个人、每年挣100来万元的水平。”李凤之说,“直到2011年新领导班子组成后,队里成立市场开发处,地下管线检测的业务量一下就猛增到1000多万元。”
  闯市场需要资本和实力。108队在保持特色和优势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地下管线检测的特色和优势。除不断拓展找矿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技术应用于地下管线检测外,他们早在1999年就自主研发了专门针对地下管线检测的数据处理软件,在国内地下管线检测领域第一个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成图和数据逻辑检查;先后起草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范》等4部行业技术规范、标准等。去年,适应城市地下排水管线(包括雨水管、污水管)检测市场需求日渐增长的形势,他们又投资200多万元进口了德国产的PEIK管道机器人系统。
  适应市场需求,让特色和优势更加明显,使地下管线检测成为108队实现全队经济突围的一把尖刀。
  搏出团队战斗力
  走进108队,扑面而来的是青春的气息。无论是在队中层管理岗位,还是在一线施工现场,一帮“80后”年轻人已成为负责一方的“封疆大吏”。在队中层干部中,年轻人的比例达到了八成以上。1982年出生的王国君,现已被任命为队副总工程师,主持完成的地质勘查项目曾荣获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二等奖2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如果说特色,多用年轻人主政也算是一项,但老同志对此不仅没有意见,反而持支持态度。已参加工作23年且是钻探技术骨干的张明科,至今也只是个项目经理,但在表达对年轻人主政的看法时却说:“年轻人不仅冲劲足,而且是单位的未来,理应重用。”
  而这,正是张想定当初大量启用年轻人的初衷。用他的话说,老同志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经验丰富,是单位的宝贵财富,但绝不能把他们永远放在一线冲锋陷阵以致身体过度透支,这既是对个人不负责任更是对单位不负责任。年轻人有冲劲缺经验,需要老同志在后面把关督阵。这样搭配后,108队就变成了一支既理性又有冲击力的团队。
  于是,自2011年开始,一个又一个“80后”年轻人走上了主要岗位:闫洪,主管经营管理处后,和处里的吴颖奕、周红帅、周帅等年轻人一起了解市场、研究市场,使该队在市场中标的喜讯接连不断,甚至创造了头天下午接到信息连夜制作标书、第二天上午开标时得分第一的奇迹。马少辉,自打队专门为他成立市场开发处后,创造性地提出了“扫片”的市场开拓模式,108队地下管线检测优势到生产力的转化就进入超常规发展状态。受他的感染,市场开发处的年轻人也由当初的3人扩大到7人,地下管线检测业务量也由当初的每年100多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近3000万元,成为全队绝对的经济支柱,这一业务也实现了由当初以安置人为主到现在成为经济主贡献点的华丽转身。刘凯,现任工勘处处长,也是108队为数不多的拥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的人之一。2012年,在他的女儿只有两个月大时,毅然接受远赴非洲赞比亚工作的艰巨任务,三年时间为队创收2000余万元。赵阳,测量处副处长,坚守精益求精的工作原则,细致入微地完成每一次测量任务,在平凡的测量岗位上,实现着人生的价值与追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108队凭借青春的激情和活力,勇闯市场,阔步前行。

本网站内容中注明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个人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不得对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转载本报稿件需经本报授权。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