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涉重金属企业多

2015年08月05日 8:48 506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湖南省泸溪县曾经是湘西工业的重中之重,近30年的工业发展,形成了以电解锰、电解锌、硫酸、铁合金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涉重金属企业曾经一度达到34家。
  这给湘西环保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曾经的老工业基地该何去何从?近日,记者从泸溪县环保局了解到,泸溪县工业整治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开展整治行动,统一处理废渣
  “电解锰、电解锌、硫酸、铁合金都是高能耗、高污染企业,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工艺落后等问题不断显现,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泸溪县环保局局长杨毓山说。
  以泸溪县金帅有色金属提炼厂为例,企业采用的炼铅工艺属于国家2011年明确规定的淘汰工艺。2014年,这家提炼厂被正式关闭。
  据介绍,2010年至今,泸溪县持续开展整治行动。目前,泸溪全县电解锰、电解锌、硫酸企业中,除3家电解锌、1家电解锰企业在生产外,其余企业仍在停产整治中。
  2011年起,全县电解锰企业产生的废渣统一倒入县工业集中渣库。目前,全县已完成5座尾矿库的闭库施工,其余7座尾矿库预计在今年年底前闭库;县工业集中渣库正在建设新的渗漏液收集处理设施,预计近期可以投入使用。
  生态修复渣库,清理河流淤积
  泸溪县火龙溪正在抓紧施工,挖掘机将溪底的污泥挖出、运走。
  火龙溪的上游有泸溪县公共锰渣库1家、电解锌企业1家、电解金属锰企业7家。
  以前,火龙溪河水清澈,当地居民可以用河水洗衣、浇菜。2009年,火龙溪上游的渣库因暴雨垮坝。废弃的锰渣顺着雨水流到火龙溪,导致溪内沉积了大量锰渣和重金属废渣,溪水中的锰、镉、铅等长期严重超标。
  2013年,上游渣库已闭库,经过生态修复,现在已是满眼绿色。火龙溪污染治理项目也已列入泸溪县“十二五”期间的重点治理项目。
  据介绍,火龙溪从去年10月开始进行疏挖,但由于目前进入雨季,溪流量大,施工进展缓慢。预计今年底前结束清理,然后进行河岸植被修复。
  根据规划,火龙溪河道内的废渣及淤泥全部清理干净后,再从上坝至下坝修筑挡水土堤,同时每段河床疏挖后都撒上石灰,以固化慢慢释放的重金属污染。整治项目完成后,可以恢复火龙溪水体生态平衡,水中的重金属、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指标,将达到Ⅲ类排放标准。
  发展新兴产业,转型才是硬道理
  位于泸溪县武溪工业集中区北区的金昊公司,通过嫁接中科院的特种铝粉核心技术,生产的超细铝粉最小直径达到0.5微米,产品出口韩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公司2012年6月投产,去年产值1.25亿元,其中出口1000万美元。
  “今年出口预计可达1.5亿美元。”金昊公司董事长周代权告诉记者。
  武溪工业集中区内聚集了一批铝粉、铝型材、新材料、生物制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金昊公司、银阁公司等企业的产品处于产业链下游,附加值高,同时,由于原料全部外购,生产过程中仅需不多的冷却水,还可循环利用。
  在泸溪县县长向恒林看来,如果说满目疮痍的武溪工业集中区南区是泸溪工业过去的缩影,那么一江之隔的武溪工业集中区北区将是泸溪未来发展的希望。他表示,只有实现经济转型,才能真正缓解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压力。
  目前,泸溪县锰锌传统产业占泸溪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已由2012年的80.3%下降至60%左右,而铝粉、合金等新兴产业不断崛起,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已上升至30%以上。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