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工业第一展览平台是如何炼成的?

——访励展博览集团大中华区助理副总裁张岚

2015年07月16日 17:2 277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2015年国际铝工业展览会最新报道   作者:

1

  7月8日,励展博览集团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铝工业展览会(下称:铝展)在上海开幕,据悉本届展会规模已达到35,000平方米,汇聚了全球17,000余位铝材及加工设备采购商,并吸引了来自全球500多家领军企业在此展示,可谓阵容庞大。
  然而,这样一个成功举办了十一年并被誉为“铝行业风向标”的展览平台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呢?这十多年来又经历了怎么样磨砺和创新?
  在十一届铝展会现场,本报记者采访了铝展的创办人之一——励展博览集团大中华区助理副总裁张岚。
  记者:张总,您好!请您谈谈今年铝展的情况?
  张岚:好的,谢谢您!说起我们这个展会,今年已经是第十一个年头了,所以今天我还在跟几个合作的行业协会领导说,我们(铝展)已不是一个“小孩子”了,我们也在慢慢地长大,变得更成熟,希望对于铝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说到今年的展会,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很强调的:第一就是新展商,今年展会新增加了100多家新的参展企业。第二就是展会增加了铝材应用行业观众的比重,特别是来自汽车制造业的采购商。这是我们响应国家和行业协会的号召,大力倡导扩大铝应用的一种努力。近几年,铝材深加工一直是铝工业展的核心话题,除了延续前几年我们推出的深加工产品展示专区和与欧洲铝箔协会合作的铝包装展示区以外,今年我们又与汽车工业协会合作,专门设立了铝制汽车零部件专区并同期举办了配套的交通用铝会议,这些都是为了更多地扩大铝应用,最终我们既能够做到节能环保,又能解决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当然,更重要的一方面还有国际化,铝工业展的母展在德国,拥有全球不同国家5个铝工业展的资源,所以铝展在国际化程度上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展商方面。现在,我们正在做的就是,进一步提高观众的国际化水平,让企业在展会上不仅能看到中国的买家,还能见到全亚洲的买家,让铝展成为面对亚洲的窗口。今年展前已有2000多位国外专业观众完成预登记,表示出明确的参观意愿,其中印度、韩国、泰国等亚太国家的观众数量较高,这正是我们特别希望打造出的面向亚洲市场的一个平台。
  记者:您作为中国国际铝工业展的创办人之一,还记得第一届展会的情景吗?
  张岚:第一届展会对于我们而言充满惊喜,在公司来看也是出乎意料的成功,参展企业和专业观众的积极反馈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想。2005年,对于刚刚引入的中国铝展而言,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当时恰逢中国铝工业处于进入飞速发展高峰期的起点。
  铝展进入中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参加德国铝展的海外大展商提出想来中国参展,就这样,我们将铝展品牌就引入了中国,这些国际品牌对铝展聚拢力非常强,所以在第一届展会时,就来了一大批知名企业。而那时,也正是南山、丛林这样的一些国内大型铝企业慢慢打造品牌,酝酿走向国际,加速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国内大企业)也因此很重视这个平台。
  所以,从第一届开始,铝展就很幸运,起点就很高,这么多年来,规模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我们依旧非常感谢行业领导、企业同仁对于第一届展会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十一年来,您还记得比较关键性的几届展会的情况吗?
  张岚:记得。首先,刚才我讲到了第一届很成功,铝展当时一炮而红,给全行业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其次,前三届对铝展的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从做展览的专业角度看,任何一个新展会前三届都非常关键,大家对第一届的新展会期待值没有那么高,但如果说,你不能确保行业持续的支持和关注,并且与参展企业和专业观众建立信任,那么展会的发展过了三届就会停下来,因为回头率、客户忠诚度不够高,但是,铝展成功的度过了这个时期,前三届都非常出色。
  下一个关键点就是2008年,2008年对我们而言是实验性的一年,当时我们把展会地点换到了南方广州,这也是铝展唯一一次离开上海举办,当时想做一下尝试,因为华南地区也是铝工业非常重要的生产基地,所以当时我们想尝试一年上海,一年广州。前期我们也做了大量的调研,或许是因为广东以供应商为聚集地,而上海以铝应用端口聚集度会更高,所以,广州那一年的结论就是铝展在上海更适合。2009年我们又回到了上海,但是那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较大,当时印象非常深刻,全球很多的供应商都开始紧缩预算,准备好过冬,所以2009年展会规模有些收缩,展商面积有所减小,但是,铝行业主动向前发展的生机却非常明显,收缩开支是说企业要集中资金投入到更有用的渠道里面去,以期在金融风暴过去以后,能够重回正规,所以在2009年后的三年里,是铝展发展特别快的三年,我们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进入2012年以来,我觉得可能是由于行业结构性问题,包括最早的铝价倒挂、产能过剩等,尤其是在整个经济新常态下,我们铝行业的结构性,深层次问题开始慢慢显现,所以经历了这三年后,我们就应该要成熟了,不再是快速发展期,而是一个平缓期,大家都开始自我回顾,看看我们到底还应该去做什么?现在的发展不仅是量的提升,更应该是质的提升,包括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行业协会、企业家们、包括展会平台都一样,大家都应该反思这些问题,我始终认为是很大的一个挑战,但我们也要视作一个机遇,冷静思考,切实关注真正的的创新,要有原创,要有拿得出来的拳头产品,而不是仅仅只有一些海外最好的设备,而是我们一定要扎根埋头,去研发我们自己的好的设备和技术,能够让我们在海外的竞争中不仅仅拼价格和常规产品的质量,而是要有一些别人没有,只有我们才有的产品,我觉得这个才是未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我们希望行业往这个方向发展,铝展作为平台,是为行业服务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投入更多,把国外好的案例新的理念引入中国,在展会现场谈得很多,有很多思路在碰撞,包括现场的展示,都是希望更好形成新的东西,有特色的东西,不是我们大家做成一样的东西,所以品质一定要做高!
  记者:下一年展会计划有什么创新?
  张岚:就目前来讲的话,在大方向上应该不会有改动,更细节的内容,按惯例一定要基于现场的反馈,包括现场和展后一个月之内要做大量的展商和观众调研。基于他们给我们的意见,比如对于今年我们现场的某一个活动或区域,虽然新,但如果大家觉得不大符合大家的需求,我们下一年就会少做它,哪些是我们虽只做了一些小尝试,但大家反馈很好,那我们今后就要多投入。其实我们做任何决定,基本上都不是团队自己拍脑袋,我们必须基于客户洞察,基于他们的实际需求,我们再来决定我们要做什么。
  总之,在历经了十一年的市场磨砺与积淀,中国国际铝工业展览会不断发展成熟,其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不断增强。未来,展会将继续挖掘全产业链合作机会,为供需双方提供更优质的展会服务,助推中国铝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整个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与中国铝工业共同成长!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