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向好 钛白行业发展具有韧性

2015年07月15日 9:35 355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近期,随着国家政策效应显现,我国经济出现回稳势头,积极因素增多,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李克强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变,仍具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
  我国钛白粉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进口转向出口并于2011成为净出口国达到40万吨,发展到2014年度累计出口约55.25万吨。我国钛白粉行业近年并购重组走向集中已是大趋势,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在未来钛白粉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将更为频繁,国内必将出现3-5家30万吨级以上的钛白粉企业。龙-佰联姻已经证明了我国钛白粉行业重组给全球钛白粉带来的格局变化,中国钛白粉行业跻身世界前列,为我国行业发展掌握了主动权,正如李总理所言:既要看到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不确定性增多,又要看到中国经济呈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加快转化、地区和行业走势分化的明显特征。虽然一些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变,仍具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能支撑中高速增长,关键要遵循发展规律,坚定发展信心,掌握发展主动权,用更大的努力和耐力来推动。
  我国钛白粉行业在“十二五”期间龙头企业企业在生产中坚持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之路,为我国钛白粉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四川龙蟒钛白有限公司开发的'钛白粉-硫酸-磷化工'循环生产链和新型硫酸法钛白粉清洁生产工艺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的范例;
  佰利联公司废物和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余热利用、废水的循环使用,较好实现了清洁生产的目标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
  据了解,我国大部分骨干企业改变了硫酸法生产路线,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采用高品位的酸溶性钛渣。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上下大功夫,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十二五”期间我国钛白粉生产技术的提高、产品结构的变化、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2014年国内钛白粉产量为246.6万吨(同比增长13%),金红石型钛白粉产量175.7万吨,占总产量的72%;锐钛型钛白粉产量49.4万吨,占总产量的20%。按当年实际产能321万吨计,全国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6.9%,较上年提升了2.5个百分点。
  我国氯化法生产钛白粉取得了长足进展,国内第一家氯化法钛白粉生产企业——国有企业锦州钛业凭借着自身的技术优势保持着稳定而良好的发展步伐;民营企业漯河兴茂氯化法生产凭借自身优势打造建成了3万吨氯化法生产线;佰利联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近期试车,标志着我国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十三五”是我国经济将步入结构优化升级新常态时期,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冲刺”关键期。“十三五”时期,钛白粉行业应抓住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机遇,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产品结构优化和企业兼并重组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开拓钛白粉制造强国之路。
  虽然,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和下行压力并存,钛白粉行业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行业只要抓住国家推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和推进“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机遇,面向市场,贴近需求,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塑造能力,国家多项政策落地必将促使我国钛白粉行业健康发展。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有信心、要有举措、要有创新。今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要推进经济持续稳中向好,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开局奠定好的基础。我国钛白粉行业具有的“韧性”在后期的发展中必将厚积薄发,我国真正成为钛白粉制造强国是行业的追求,是行业走出国门的必然之道。

责任编辑:陈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