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国资国企改革18条出台

2015年06月13日 7:45 519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为改革创新的先行者和排头兵,以浦东新区为代表的区级国资系统将展开大动作,再次掀起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热潮。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浦东新区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工作会议上获得的消息。在该会议上,正式发布浦东国资国企改革“18条”,标志着浦东新区国资国企改革大幕正式拉开。
  据了解,在该会议上,公布了首批改革方案,并确定了5大改革重点,主要内容包括:
  优化国资布局,服务自贸区与科创中心建设,满足浦东生产力布局要求,推动区域开发与产业发展。按照大会公布的方案,将南汇工业园区公司并入金桥集团,在继续做好上海自贸区金桥片区和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以金桥集团为龙头重点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上海自贸区外高桥(600648,股吧)片区的开发建设主体—外高桥集团,目标是打造战略目标明确、治理结构规范、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竞争优势突出的国有投资控股公众公司,以市场化手段更好地服务自贸区建设。
  强化分类监管,实施分类改革,进一步推动企业契约化、市场化、去行政化。几乎与改革意见同步,浦东新区实施了浦东科投公司的分立改制,分立出来的新科投公司,作为市场化投资主体,引进了上实集团和经营团队持股,专注于IC、生物医药等行业并购重组;分立出来的新兴产业投资公司,则定位于功能性科技创业投资平台,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
  实施大集团战略。打造一批主业优势明显、组织架构合理、管控体系健全的战略性集团公司。按照南北对接、同类整合、做强功能的原则,将南发集团划入浦发集团,进一步强化投融资和城市建设功能。将海洋高新公司并入港城集团,优化临港地区国资布局,重组后的港城集团,成为区级国资在临港主城区唯一的基础开发、城市建设和产业集聚载体,对海洋高新公司开发区域的投入力度将大幅提升。
  优化国企领导人员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同步出台的《浦东新区直属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浦东新区直属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任期制管理办法》等4个配套文件,重点针对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国资委的“自我革命”。通过放权授权,转变监管方式,优化出资人职能,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分类科学、权责明确的国资监管体系。在设立国资流动平台来履行资本管理职能的同时,本次改革还同步推出了“1+4”涉及国资监管领域的配套措施。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浦东新区企业国资总量约占上海全市的9.2%,占区县级35.5%。国有独资、控股企业656户,企业资产总额4441亿元。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