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现钨矿、钼矿新矿化类型

2015年05月22日 9:15 569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由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承担实施的“安徽省庐江县顺港地区铜多金属矿预查”项目日前经过原始地质资料检查和野外实地抽查后顺利通过验收,并获评优秀。该项目在庐枞盆地北部地区发现新矿化类型——钨矿、钼矿,取得了重要的地质找矿进展。目前,这两种矿化类型在该区域及合肥市范围内均属首次发现。
  “安徽省庐江县顺港地区铜多金属矿预查”项目为安徽省地勘基金项目,勘查面积达81.09平方千米。目前,共完成钻探2501.69米、探槽2200立方米、1∶10000磁法测量82平方千米、1∶10000土壤测量25.90平方千米等,全面完成了各项预查设计工作量,并取得重要的找矿信息——圈定6个局部地磁异常及4个土壤组合异常。其中,Ⅰ号土壤组合异常经钻探验证见多段金矿化,显示良好的找金前景。2014年,项目组在大金凹施工ZK2孔时发现钨矿体可视厚度为32.61米,含WO3平均品位0.19%;钼矿体可视厚度为48.09米,含Mo平均品位0.289%。
  据项目组技术人员介绍,庐江县东顾山地区在地质构造上拥有良好的成矿背景。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该队便已针对本地区开展了地质勘查工作。这一地区矿化现象广泛,类型丰富。2014年8月,针对前期的找矿线索,结合地质及物化探成果的综合分析,项目组决定在东顾山“大金凹”施工钻孔。但是,由于该地区构造较为复杂,钻探施工进展缓慢。虽然提取上来的岩芯一直发现有强烈的“蚀变”现象,也得到了一些矿化线索,但是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找矿目标。为此,项目组对已提取的岩芯进行了反复研究,并决定继续向深部探索。最终,在钻孔施工至地下870米时发现辉钼矿,并借助仪器测试到岩芯中有肉眼看不到的白钨矿。钻孔终孔深度为1400米,除了钨矿、钼矿的发现,还在钻孔深部首次发现了“花岗岩体”,这又是一个重要的找矿线索。
  2015年年初,多位地质专家来到项目所在地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在查看了相关资料及岩芯后,专家们充分肯定了项目组的找矿成绩,同时大胆推测该项目有望揭示一个新的大型矿山。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