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调局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构建科研创新机制

2015年05月02日 8:37 294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在中国地调局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综合所)近日召开的全体职工大会上,稀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团队、中低品位铝土矿选矿脱硅技术创新团队脱颖而出,被授予“先进创新团队”称号。“这两个团队是实至名归——在各自的领域均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代表着业内的研究发展方向。”参会职工钦佩地表示。
  这是该所第一次对创新团队进行命名表彰,折射出他们重视科技创新,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发挥科研团队龙头作用的战略眼光。同时,这也是该所建所50年来坚持人才和成果齐头并进的一个缩影。
  作为地调系统为数不多的功勋所,该所把抓人才出成果作为矿业开发利用的永恒主题。自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来,截至2013年底,他们共获得122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其中中国专利发明创造金奖1项,国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9项;获得国家专利(含实用型专利)奖25项;“鄂西宁乡式铁矿利用工艺技术研究”和“中低品位铝土矿选矿技术”分别入选2010年和2012年的中国地质调查十大进展。
  思想决定高度。谈到该所这些年的成功经验时,所长刘亚川表示,人才是兴所之源,成果是立所之本。“我们不断创新科技机制,使人才、技能、成果入高端领域,上更深层次,占领先地位,助推科研工作实现良性滚动式发展。”
  构建人才发现成长机制
  慧眼识人才,机制出人才。成都综合所这些年之所以人才层出不穷,成果不断涌现,关键是构建起了一个发现和培养人才的良性机制。
  科研要创新,人才是关键。深谙此理的刘亚川告诉记者:“成都综合所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培养作为头等大事,纳入全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贯穿地质调查事业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并与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既不强调学历,又不强调年龄,只看能力和本事,这是该所选拨人才的标准。他们坚持“唯才是举、吾得而用”的用人原则,改“相马”为“赛马”,通过项目来发现和培养人才。“在征集公益性项目时,我们不搞事前内定,而是全部公开透明,允许所有技术人员参与,谁的方案好就让谁上。”刘亚川介绍。
  80后的杨耀辉就是其中的受益者。这位中南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来到成都综合所后一直从事钒钛磁铁矿的技术开发工作,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他和许多资历更深的技术人员竞争申报国土资源公益性项目“攀西深部橄辉岩钒钛磁铁矿利用技术开发”,因为上报的方案更科学合理,被选为项目负责。“尽管我们不乏由年轻人承担的项目,但这个项目意义非同一般。它不仅是国土资源部的项目,也是我们迄今承担的经费最多的项目。放手让杨耀辉这样的年轻人来挑大梁,压力可想而知!”该所负责科研工作的副所长陈炳炎至今还心有余悸。
  事实再次证明,成都综合所不是在冒险,成功的天平又一次向他们科学严谨的选人用人机制倾斜。杨耀辉项目组承担该项目一年来,开发出的控制磨矿过粉碎的选择性磨矿新技术和钛磁铁矿与次生橄榄石矿物分离新技术,获得全铁品位58.53%、回收率56.50%的铁精矿和TiO2品位46.23%、回收率20%(相对原矿)的钛精矿。
  “攀西深部橄辉岩钒钛磁铁矿是一个成分十分复杂难选的钒钛磁铁矿,也是攀西地区未来开发利用的主要资源。该项目研究成果走在了国内前沿,站在了战略高度,为攀西地区的矿山企业大规模利用难选橄辉岩型钒钛磁铁矿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提高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利用率具有重大意义。”刘亚川高兴地说。
  有目的、有方向性地选拨培养年轻人才是成都综合所创新人才机制的核心。该所善于在项目中发现人才“苗子”,然后再有方向性地进行“点化”提高,最终通过承担项目来促使“蝶变”。而这势必会涉及到中老科研人员和年轻科研人员的关系平衡问题,也是对一个科研机构管理能力的考量。
  然而,在成都综合所,这种担心似乎显得多余。该所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通过项目练兵,以能为先,发挥各个年龄段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老中青科研人员相互协作、各显身手的良好局面。
  该所的技术新秀熊文良就是通过项目竞争而一举成名的。当时,他跟其他人员一起进行稀土选冶工艺研究,自己的想法得不到很好的实施,指标也不理想。所里经过慎重研究,把课题组一分为二,一个由他牵头,另一组由老同志牵头,两个组平行推进。项目组分开后,熊文良担纲的项目组取得的指标十分理想,另一组也在他们的压力下不断改进。相互之间通过竞争来说服对方,实现了不断创新。
  “相对而言,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比老同志追求更长远一些,想法也多,敢于冒险,但缺乏经验。而老同志求稳当,不敢轻易冒险,但经验丰富,对市场更熟悉。”刘亚川分析说。如何搞好传帮带,让老同志帮助年轻人,支持鼓励年轻人承担更多地调项目,既要让年轻人尽快成长,又要让老同志有用武之地,是该所创新人才机制所破解的难题之一。
  张裕书是成都综合所中老科研人员的一个代表。多年来,她致力于钒钛磁铁矿、鲕状磁铁矿的选矿工艺研究,从全浮选、重选,到悬浮焙烧,在不断否定自我中实现了不断创新和进步,在国内始终保持了业内领先的地位。同时,她跟其他中老科研人员一样,言传身教,悉心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人才,前文中的杨耀辉正是师从于她。
  机制一变人才出。事实上,这几年来,成都综合所的人才机制催生了一大批年轻科研人才和领军人物,以闫武为组长的中低品位铝土矿选矿脱硅技术创新团队、以熊文良为组长的稀土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团队,都是平均不到40岁的年轻人,却已经成为成都综合所的技术骨干,代表着世界领先水平。
  营造科研持续创新氛围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对探索性很强的科研工作来说,没有想法就不可能有创新、有突破,但要把想法变成现实,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还必须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实打实的作风。
  “科研工作容不得一点虚假,玩虚的一到市场上就露馅了。”刘亚川介绍,成都综合所对任何一个科研项目都要求必须做实,评判一个项目是否取得进展,先看是真假,再看重复没有、指标是否可靠。
  要想使技术上有所创新,必先要在思想上有所突破。该所鼓励技术人员“突发异想”,有自己的想法。对技术人员的想法,包括一些在常人眼里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该所并不一棍子打死,而是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一起分析论证。对符合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想法,该所大力支持,在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
  在成都综合所,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科研“无败论”。刘亚川解释说,科研工作是一个探索性、创新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失败之说。如果按照这个路径和方法没有取得成功,那就被排除掉了,为下一个路径和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事实上,选矿工艺突破尤其是浮选药剂的突破,就是在经历一次次不成功、不理想的试验,逐步排除掉了不合理的配方后,最终找到了理想配方的。“如果没有多次不成功的试验,又怎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只有不成功,没有失败!”刘亚川说。
  正是成都综合所这种允许失败的科技创新机制,消除了科技人员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的“收摊”思想,激发了技术人员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热情。
  俗话说,人无完人,瑕不掩瑜。成都综合所对人才的关爱和培养不仅体现在允许失败上,还表现在包容其缺点和不足方面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现和培养一个人才很难,而许多人才不拘小节,脾气很怪很冲,不懂人情世故。如果领导看不惯和不喜欢这些人才,不加以培养,不去为他们创造宽松良好的工作环境,那他们要么碌碌无为缺乏创新热情,要么另谋高就跑到其他单位去了。”刘亚川感触颇深地说。
  对人才的成长来说,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公平的竞争环境。成都综合所对所有技术人才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无论在组织还是学术上,都没有帮派,没有“小山头”,使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都得到了最充分的施展。“如果一个单位没有公平的竞争环境,那一个项目,这个领导想让这个人来做,那个领导想让那个人来做,最后谁都做不成。”刘亚川笑着说,“过去地调项目少,想做也没有机会做;目前地调项目多,可以让更多的技术人才来承担项目,提升自我。”
  对人才不仅要高看一眼,还要在薪酬上给予“照顾”。该所的工资收入向一线技术人才倾斜,尤其是项目负责人的绩效工资系数全所最高的,真正实现了科技成果与薪酬挂钩。
  成都综合所还为人才成长出谋划策,提供多项技术和信息服务工作。所领导定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分析研究方向,论证技术人员提出的方案的可行性,为其研究项目提供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科技处、办公室等相关业务处室把采集到的市场和科技信息技术及时传送给相关科技人员,帮助其选择项目和方向。
  一片沃土育英才。成都综合所公平宽松的人才成长和创新环境,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和领军人物,以张裕书为代表的中老科研人员宝刀不老,在传统领域开疆扩土,不断创新,继续保持国内乃至世界领先水平;以闫武、熊文良、陈耀辉为代表的青年科技俊才不断涌现,在稀土、铝土矿等新领域挑起了大梁。更值得高兴的是,经过这几年的引进、选拨和培养,该所的人才断层现象已完全消除,科技队伍结构进一步得到了优化调整,中青年技术人才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
  打造科技创新坚强团队
  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要扭转地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难以破解重大能源、资源、环境和灾害难题的局面,关键靠人才,重点在团队。
  近几年来,成都综合所以地调项目为依托,着力培育不同领域特色研究团队和领军人才,占领和巩固更多领域的研究高地。他们抓住建设“国土资源部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契机,在不断加强钒钛磁铁矿科技创新团队的同时,又成立了稀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团队、中低品位铝土矿选矿脱硅技术创新团队。
  “项目是技术创新团队的基础,人才是技术创新团队的根本。我们对技术团队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倾斜,科研项目优先保证,人才配置尽量满足。”陈炳炎介绍,这些科技创新团队需要的人才,其他项目组也都不愿意放。只要团队提出来,对方也愿意过去,我们所领导就出面协调,尽量给予满足,让人才在团队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该所还积极为科技创新团队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稀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团队的负责人熊文良英语好,在国内外稀土研究方面颇有造诣,该所就多次创造机会让他到国内外学习交流,拓展视野。目前,该团队研发的稀土高效清洁利用技术已在国内实现了产业化;对国外的稀土选矿技术研究也取得了多项突破,多项技术在世界上居于领先水平。
  以闫武为组长的中低品位铝土矿选矿脱硅技术创新团队也是捷报频传。该团队在对中铝重庆分公司的中低品位铝土矿选矿脱硅技术试验成功后,不吃老本,自我加压,每年都有创新和突破,为提升中低品位铝土矿铝硅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我国铝土矿资源保障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我所科研团队的总体实力还比较单薄,技术力量还不强大。”刘亚川话锋一转,“我们要抓好重点业务研究方向,着力培育不同领域特色研究团队和领军人才,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一要引导科研团队做大做强,支持其开展重大项目和技术创新工作的持续攻关,逐步将其培养成为国内行业知名专家。二要坚持项目竞争协作机制,利用好申报各类科研项目的机遇,支持青年职工探索新技术、新方法,鼓励和选拔有创新能力的青年职工承担地调项目和国家科技项目,提升自身影响力。三要积极探索对科研创新、市场创收的激励机制,激发科研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确保持续稳定发展。
  科技人才的辈出和科技创新团队的涌现,带来的是科技成果的井喷。该所自建所以来,先后对国内外1000多个矿区的矿产资源进行了赋存状态、物质组成、选冶工艺和建厂设计方案的试验研究,提交各类试验研究报告2000余份,为我国建设以攀西钒钛磁铁矿、白云鄂博稀土铌铁多金属矿、金川铜镍矿三大共生矿为标志的大型资源基地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和战略性基础资料,使宜昌胶磷矿、广西下雷碳酸锰矿、内蒙古黄岗铁锡矿等复杂难选冶低品位新类型矿产从“难利用矿”变成了“可利用矿”。仅2014年,该所就先后承担和完成了的973项目“隐伏钾盐矿层空间赋存规律研究”(课题)、973项目子课题“高铬型钒钛磁铁矿选矿过程强化”、“渝东典型沉积型赤褐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滇渝地区中低品位铝土矿及其伴生资源合理利用技术研究”、“香格里拉铜钼多金属混合共生矿合理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等,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稀土矿“浮团聚磁选”新工艺、新药剂完成工业试验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使企业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均得到大幅提升。中低品位铝土矿选矿脱硅技术连续获得新进展,在顺利完成“重庆地区中低品位铝土矿浮选脱硫脱硅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完成了中铝重庆分公司脱硫铝土矿工业试验,获得良好的指标。成功开发的氧化铁矿磁化悬浮焙烧技术向工业应用迈出坚实一步,该悬浮焙烧系统经改进优化后可推广用于鞍山地区铁尾矿的再选,预计每年可新增全铁65%左右的铁精矿200万吨以上,新增利润2亿元以上。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