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行业职业经理人:锦江集团王元珞

2015年02月06日 10:55 1516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氧化铝

  
  这几年,我国的绿色能源产业方兴未艾,势如破竹。其中有一家从事垃圾焚烧发电的领军企业尤其为业内瞩目,这家企业就是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以环保能源、有色金属、化工三大产业为主业,集商工贸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目前,其投资的企业已遍布全国29个省市县,其垃圾焚烧电厂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多达30多家,其中的中国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是国内拥有垃圾焚烧电厂最多,处理垃圾能力最大的一家企业。
  锦江集团的创始人是浙江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着名企业家钭正刚,这是一位低调、务实,富有闯劲的企业家。锦江能有今天,当然主要得益于以钭正刚为董事长的企业决策层运筹帷幄,正确决策。同时,作为公司各项主要决策的执行者、实施者,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元珞也是功不可没。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她不仅为锦江带来了全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在企业中发扬光大,忠实地执行公司各项战略,还具体地参与了公司的重大决策。钭正刚董事长常说:“这十几年来,锦江之所以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因为幸运地找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1


  书香门第走出来的大学教师
  1958年,王元珞出生在杭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亲王爱民是我国着名的管理学专家,浙江大学教授,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王爱民同时被浙江的一些着名企业如万向、青春宝、民生药厂等聘为管理顾问,在浙江企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而王元珞的母亲则是浙江大学附属求是小学的首任校长。
  王元珞的中小学是在文革期间度过的,学校基本上不上文化课,但王元珞和她的哥哥姐姐在父母的严厉督促下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并且注重培养健康的体魄和人格。王元珞从小就喜欢体育运动。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横渡了钱塘江,并多次参加校内外举办的田径、游泳、兵乓球比赛,颇有斩获。在体育运动方面特别是竞技体育上的天赋和收获,也造就了王元珞争强好胜,永不服输的性格特征。
  1977年,文革结束后全国恢复高考。王元珞和她的二位哥哥同时参加了高考,最终,三个人全部被录取。一个家庭同时考上三个大学生,一度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其中王元珞考入浙江丝绸工学院(今天的浙江理工大学)。
  大学时期的王元珞仍然是学校中的佼佼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体育方面更是出类拔萃。篮球、排球、羽毛球、兵乓球、游泳、田径经常取得学校和浙江高校的冠军。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大学毕业后,王元珞留校任教。在浙江丝绸工学院工作的十几年里,她先后当过老师、学校的团委书记、党总支书记、财务处处长。1993年,王元珞被学院派到校办企业浙江金陵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后又被纺织部选派到香港旭日集团培养,1994年又回校担任浙江金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浙江金陵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期间,王元珞尝试了一系列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但限于当时的校办企业的体制、机制和观念,王元珞始终觉得无法施展拳脚,一展宏图,于是萌生了去意。其时,已经具有雄厚实力的杭州锦江集团闻讯向她发来了加盟邀请,而王元珞正好看好锦江的锦绣前程,于是下海,加盟锦江。
  要离开人人羡慕的高等学府,有人不解,有人惋惜,而王元珞却义无反顾。1995年9月,王元珞先是担任杭州锦江集团副总经理,2007年任总经理,从而开始了她的职业经理人之路。
  孜孜不倦投身环保
  优越的家庭背景、良好的学校教育,也造就了王元珞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个性。一进入锦江集团,王元珞就为自己的职业经理人身份定准了位置。一方面,她充分利用自身广泛的知识、丰富的管理经验,参与以钭正刚为首的企业核心层的具体决策,并落实和执行这些决策;另一方面,她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企业的生存之道,发展规律、管理法制。王元珞认为,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关键是要凝聚经营团队的力量,发挥好经营团队的作用,弘扬好企业文化。而民营企业的文化,说穿了是企业创始人的文化精髓,也就是说是老板文化,这也是这家企业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1997年之前,锦江涉足的行业很多,有纺织、印染、造纸、电缆、装饰材料、热电厂等,导致人力、物力、财力分散,有些行业经营并不理想。集团董事长钭正刚当时就考虑锦江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认为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转型升级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和持久活力。王元珞坚决支持并参与了策划和执行。1997年,锦江集团正式提出了十年内实现产业转型的目标,并且确定了三大产业发展方向:一是轻纺,作为锦江的基础产业;二是环保能源,作为锦江的增长性产业;三是药业,作为锦江的发展性的产业。1998年锦江进入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并逐渐将其作为企业的核心产业来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选择和调整产业转型方向,2003年,锦江第二次产业调整退出了药业,进入资源性行业。2007年锦江又退出了轻纺,并标志着产业结构转型成功完成,重新确立了集团的三大产业: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主的环保能源产业;以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金属镓、铝镁合金、铝材深加工产业链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以煤化工、盐化工为主的化工类产业。从此,锦江走上了一条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粗放型的方式并未得到根本转变,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中国企业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最突出的挑战就是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开发绿色能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必由之路;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垃圾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卫生,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势在必行!
  解决国内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发电是一个方向。垃圾焚烧有两种技术,一种炉排炉技术,一种是流化床技术。后一种技术更适合发展中国家,属新一代的垃圾焚烧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浙江大学岑可法院士作为国家级专家,想从国外引进流化床垃圾焚烧技术,但外商提出只能把炉排炉技术给中国,至于流化床技术,无论中国出多少钱都不卖。这句话深深刺痛了老院士的心,他下决心要研发出中国自己的流化床垃圾焚烧技术。虽然浙大的流化床技术1993年就取得了初步成功,但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在国外对垃圾发电技术实行垄断,而国内政策不明朗的条件下,凭借对中国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的强烈社会责任,1997年,锦江集团钭正刚董事长以前瞻性的战略决策,毅然决定与浙江大学合作,成立了浙江大学锦江环保能源技术开发中心。以浙江大学岑可法院士、严建华教授、锦江集团董事长钭正刚、总经理王元珞等组成的核心团队,共同开发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新技术。1998年8月,在杭州余杭锦江环保能源公司,成功地将一台35T/H链条炉改造成日处理150吨的流化床垃圾焚烧炉。这一科技成果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并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锦江因此而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流化床垃圾焚烧电厂的企业,开创了国内利用自主知识产权、采用全部国产化设备进行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化推广的先河。这不仅对中国,甚至对世界都有着深远的意义。2002年,锦江又与中科院合作,建设了中科院首个流化床产业化应用项目浙江嘉兴垃圾电厂。集浙大和中科院技术的优势,锦江的流化床垃圾焚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钭正刚的带领下,王元珞和她的经营团队经过十四年的艰苦努力,锦江走出了一条企业化运作城市垃圾焚烧发电的道路,走过了工业化示范、产业化运用、完善成熟、全面推广四个阶段的艰辛过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锦江遍布大江南北的垃圾焚烧电厂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多达30多家,日处理垃圾达到2万多吨。锦江以令人瞩目的业绩奠定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不折不扣践行企业理念
  锦江的企业理念是:“为正则刚,有容乃大。”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得有正气,自身做正了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环保能源作为基础性产业,锦江一开始就考虑过不会有高额回报,一心只想把事情做成、做好,因为锦江所崇尚的是绿色经济,所从事的是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锦江每到一个地方投资一个项目,除去国家给的、当地政府已有的优惠政策之外,不会去要求额外的优惠。在王元珞眼里:钭正刚是把信誉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一个人。钭正刚曾说过:“我们去投资,一定要给当地政府、当地老百姓带来好处,人家才会支持你。”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只有树立信誉,人家才会信任你。除了信誉,还有包容。现在,全国29个省、市、县都有锦江投资的企业,还有很多合作单位,如果不能学会包容,企业就不能发展壮大。2007年,锦江集团与新疆建设兵团合作,总投资100亿元,分别占有50%的股份,共同致力于煤、电、化产业链的发展。这一项目正在顺利实施中,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锦江在选择产业时,始终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那就是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在投身有色金属产业时,国内氧化铝的50%依赖进口,价格十分昂贵,另外50%中的98%由中铝公司提供。要进入氧化铝行业面临的困难非常多,有技术、审批、资金、土地、环保等多个瓶颈,还缺少专业的人才,但认准的事锦江就坚持走下去。2005年锦江第一条生产线上马,到现在已经有8条生产线投入生产。锦江力求每上一条生产线都能有改进有提升,以环保、安全、节能为己任,做到单位能耗在行业内最低。目前集团的产能在国内氧化铝企业中排名第四。
  目前的锦江已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能源集团500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民营企业、浙江省“五个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百强企业、浙江省诚信示范企业、浙江省环保骨干企业、浙江省环境保护知名企业。作为总经理的王元珞也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十大事业经理人、浙江省经营管理大师。(王瑞红)

原题:向蓝天放飞梦想——记杭州锦江集团总经理王元珞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