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精矿、铜材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
2015年01月15日 9:54 4958次浏览 来源: 商务部 分类: 重点新闻
2015年1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3030.4亿美元,同比增长3.4%。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就媒体关注的进出口增速问题发表谈话表示,2014年,我国外贸保持平稳增长,进出口增速快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占全球市场份额稳中有升,继续保持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如果剔除2013年部分月份异常贸易垫高基数因素影响,我国进出口实际增长6.1%,出口实际增长8.7%,超过去年年初的预期增长目标,成绩来之不易。尤其可喜的是,我国外贸在保持增长的同时,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强。
孙继文指出,对外贸易增速主要受国际市场需求、产业竞争力和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014年,我国外贸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我国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等要素成本上升,外贸传统竞争优势有所弱化;部分地区局势动荡,增加了国际贸易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些都给我国外贸的稳定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孙继文强调指出,除上述因素外,2014年进口增速放缓对全年进出口增速也产生了直接影响。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使我国进口量增价跌,客观上拉低了进口增速。原油、铁矿石、铜精矿、铜材、化肥、橡胶、谷物和大豆等8 类产品数量增幅均在9.5%-33.8%之间,但进口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由此带来进口付汇减少约460亿美元,拉低进口增速2.4个百分点。需要指出的是,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进口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促消费、惠民生。
孙继文表示,我国外贸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已发生重大变化,外贸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已经进入新常态。观察和评价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增速要在国际大背景下进行国际比较。2015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主动适应外贸发展新常态,紧紧抓住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突出创新驱动,完善扩大出口和增加进口政策,努力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努力保持外贸平稳增长,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