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矿业投资须择优而行

2014年12月30日 9:29 247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近年来,海外投资热潮涌起,国内的央企、国企及民企纷纷“走出去”,希望能在全球矿产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抢占先机。根据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思德提供的数据:目前,中资海外控参股矿业上市公司共106 家,有79家是中资企业参与控参股,其中有44家国企和33家民企。2008年~2012年是控参股海外上市公司的高潮期。国内矿企有60%投资到了澳大利亚,其次是加拿大,再次是美国,在这三国的投资项目大约占到了中国海外控参股项目的70%,投资的热门矿种包括金、铜、铁、铅、锌、钻石、煤炭、镍、铀等。虽然投资激情高涨,投资行动激进,但实际的投资结果却多是事与愿违,大约有80%的海外矿产投资企业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专家们认为主要缘于国内矿企对海外投资环境和流程的陌生及投资过程中的盲目跟风。
  《荀子·王霸篇》中说道,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农耕如此,矿业投资亦如此。在海外项目投资过程中,不仅需要公司具备强大的投资实力和给力的运作能力,更需要全面地审时度势,依赖“天时、地利、人和”,择优而行。
  “天时”
  大部分中资企业是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2012年矿业次高峰阶段大举“抄底”海外矿业的。有关资料显示,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外汇储备额庞大,企业所受创伤较小,资金充足且成本低,具有海外并购能力。相比之下,金融危机使很多海外企业资金链发生断裂,出现困难,正期待着得到外界援助。因此,无论是市场的变化还是兼并的成本,都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大的机遇。2009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行为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
  这是天赐良机,很多中国企业也抓住了这个良机。比如历史上最大的海外股权投资就发生在2009年2月。当时中国铝业与力拓公司签订协议,计划以140亿美元入股力拓,如果交易完成,中铝持有的力拓股份将有望上升到18%。力拓是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之一,全球市场占有率较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铁矿石价格下跌,力拓在资金上出现了困难,负债387亿美元,急需外部资金补备;而中国需要有价格稳定、供应充分的优质铁矿石资源。中铝收购力拓正是在这样一个兼具国家战略机遇和世界经济机遇基础下进行的。
  虽然中铝对力拓收购案最终以力拓的毁约而结束,力拓依据双方签署的合作与执行协议向中铝支付了1.95亿美元的违约金。但不可否认,从这次并购中,我们看到了瞅准时机对国内企业跨足海外市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盈利保障。
  除了特定的环境下造就的投资机遇外,不同时期内国际大宗矿产品价格的上涨和下跌也是境外矿业投资应该考虑的。矿产品既有普通商品的属性,也有自身的特性。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葛振华认为,矿产品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商品,因此影响国际矿产品价格的因素很多,且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但影响国际矿产品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为供给因素、需求因素、突发事件及金融因素。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大幅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矿业生产国、矿产品消费国和矿产品贸易国,同时也带动了全球矿产品贸易的繁荣,刺激了矿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
  葛振华预测,根据周期理论,长达10年的矿业经济牛市已经结束,调整期将有3年~5年,整体矿业经济处于低潮期,消化转移产能将是最重要的内容。
  所以,中国矿企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必定要考虑时机问题。
  “地利”
  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三足鼎立的海外投资目的地着实叫人感慨万千。中国矿企在投资的地域选择上,多数模仿西方矿业公司的套路,将矿业成熟地区列为首选。但令人意外的是,大多数中资企业在这3个国家遇到的麻烦和痛苦却是最多的。
  众所周知的中信泰富Sino-iron项目便是一个大“麻烦”。Sino-iron项目是澳大利亚史上最大的磁铁矿开发项目,中国钢铁业更是对其寄予厚望。但是,该项目却成为了中信泰富数年来萦绕不去的噩梦:当初一时冲动的拍板投资,便坠入了西澳磁铁矿的成本“黑洞”。除了前期的勘探投资外,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澳洲磁铁矿的结晶颗粒比国内磁铁矿小很多,研磨成本远高于国内;当时中冶认为可以从中国带技术人员到澳大利亚,但因为澳大利亚的高就业限制,所有合同都必须外包给西澳本地公司做,中冶因此要支付超过10倍的劳工费用。
  相比之下,中国有色在赞比亚和刚果金投资的铜矿、首钢在秘鲁的铁矿、中冶集团在巴基斯坦的铜矿和铅锌矿以及安徽外建在津巴布韦的钻石矿等项目,运行起来要顺利和轻松得多。
  除了地点的选择外,项目的选择也很重要。专家建议,可以从矿床矿产类型及开发环境进行评价。其实,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投资分为赤铁矿和磁铁矿两大类。赤铁矿只需通过简单轧碎及筛选的预处理过程后,就可以作为原料出口至各地钢铁厂,主要集中在皮尔巴拉地区(Pilbara);而磁铁矿必须经过研磨及提炼,平均成本初步估计为赤铁矿一倍,主要位于西澳中西部地区。力拓、必和必拓等在西澳的铁矿石全部为赤铁矿,除了中国企业,鲜有其他国家愿意投资磁铁矿项目。但迄今都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能够成功开发西澳磁铁矿。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中国企业在澳投资的铁矿项目几乎全部为磁铁矿,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因此,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磁铁矿开发上遇到的难题并非个例,而是中国在澳投资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记者从国资委了解到,由于西澳磁铁矿开发风险巨大,自2011开始,中国企业已基本停止投资西澳磁铁矿。
  所以,“在不合适的地方做不适合的项目”,写在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失败教训集里最醒目的位置。
  “人和”
  有道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专家们认为,除了好的时机和好的投资地、有前景的投资项目,对当地资源环境及人文环境进行详尽的了解也是中国企业必不可少的一节课。海外矿产开发领域可不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而是必须入乡随俗,因势而动。
  中国企业首先要抛弃的就是强制性控股思维。不少中资企业是用中国股市的投机思维来控股海外上市公司的,不论这个公司姓甚名谁,都一门心思想要将其“收编”。这样一来,中国企业投资不涉及外部利益团体,决策相对简单;但也带来了很多困难,除了造成较高投资成本外,还由于中国企业不熟悉被投资国的政策法规和商业运作环境,导致后期运营管理困难加大。
  其次,政治风险也是海外投资必须考虑到的。由于中国海外矿业投资大多位于发达国家或一些深受发达国家价值观影响的地区,中国企业较大规模的海外收购经常受到发达国家在舆论和政治上的恶评,因此政治风险是中国企业投资海外大型资源项目所面临的主要系统性风险。比如加拿大,虽然这是一个社会制度稳定、法律法规健全透明、政府职责清晰的国家,但依然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2012年中海油斥资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正是“加拿大投资法”的修改和政府态度的摇摆。此后,加拿大对外国国有企业赴加投资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造成了中国企业赴加投资热情的降温。
  另外,基础设施也是海外投资必须考虑的因素。很多投资地都是地广人稀,完全不具备铁路、公路、电力、网络通讯服务等企业运营所需的基础设施。部分地区现有的基础设施也可能无法满足企业运营的正常需求,直接导致企业无法按计划进行产品运输和销售,造成产品积压、仓储设施压力巨大,严重时甚至导致生产被迫延缓。因此,即便这些地区的矿产品位高于已盈利的中国在产矿山,其投资和运营成本仍可能高于中国,盈利并非易事。所以在投资之前,企业必须依据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衡量一下项目可行性。
  再者,对投资地的本土文化缺乏了解以及与土著居民的关系处理不当,也是很多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很多中国企业在海外遇到了原住民、工会组织、环保人士和社会公众等对投资行为和企业运营的干扰。今年年初,南非矿工罢工要求加薪给全球铂金三巨头造成了严重的损失;9月份,全球最大铜矿——智利埃斯孔迪达铜矿将近2800名矿工开始了24小时“警告性”罢工,要求企业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因此,企业在投资初期需要与利益相关方达成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最后,还不得不考虑疾病等风险。让人风之丧胆的埃博拉疫情大规模地摧毁了西非的矿业生产。相关媒体报道称,这个全球矿业经济曾经很有前途的前沿地带,现在布满了进度陷入停滞的矿业项目。埃博拉疫情的爆发阻吓了大量船舶和飞机,外国人纷纷放弃了在当地的投资,在疫情最严重的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等,本地人丧失了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对此,中国企业要引以为鉴。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