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金融属性再次超越工业属性 上海库存占至全球库存75%
2014年12月24日 9:28 565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铜资讯
近日,有消息称,七成以上中国进口铜,不是被用在电缆、住房或电器上,而是被用来融资、抵押套取银行贷款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铜金融属性再次超越工业属性。
据分析,中国向十大贸易伙伴出口额,一向与那十个国家从中国进口额大致吻合。但是这种一致性于2009年被打破,2011年后中国向十大贸易伙伴出口,明显大过对方所接受到中国进口,而且差距愈来愈大。中国出口香港金额,甚至一度达到香港从内地进口金额的两倍。政府打击出口造假后,数据差距有所减少,但依然维持在很高水平。
出口数据虚高出现时间点,与理财产品崛起基本吻合。出口商不再为日渐消失蝇头小利奔波,而是将商品送入保税区或香港,号称根据订单出口,到银行开具信用状,到海外银行获取美元贷款,资金以出口款形式汇入国内,变成人民币,购入理财产品。这种“内保外贷”,美元贷款利率5%或更低,理财产品年收益8%或更高,只要人民币不贬值,这是旱涝保收套利交易。至于出口产品,保税区或香港一日游后,又转回到出口商手中,再做第二轮“内保外贷”。这是为什么韩国、台湾出口不景气,美国、欧洲需求低迷时,中国出口可以一枝独秀原因。
进口数字,同样机关重重。四年前,上海铜库存占世界总库存30%,伦敦商品交易所占全球库存六成;如今上海库存占至全球库存四分之三,伦敦库存不到四分之一,全世界铜全部跑到上海来了。可是工厂家铜库存下降,需求低迷,前景不明朗,资金成本上扬,企业均在去库存。国家储备也未见上升。新增加铜库存全部堆上海保税区。据CRUCopperMonitor,上海保税区铜库存已经激升到70万吨。
进口铜之所以云集保税区,和国家豁免保税区内增值税有关,与保税区保存、运输比较便捷和便宜有关,不过最大理由是在那里将铜抵押出去获取银行贷款最容易,利率也较低。拿铜作抵押,贷款做套利交易大有人在。不仅铜,铁矿石、棕榈油、天然橡胶,大多都成为融资工具,最近甚至一船船石油也被用来作抵押贷款了。
商品抵押融资关键,在于信用证时间差。一般信用证有90天或180天有效期,商品出售后到还款前一段时间,便是自由利用资金时间。而且由于信用证违约风险较小,银行利率也较低,融资成本较低。如果拿着信用证海外借美元债,利率水平更低得难以想象。如果连续做几单类似交易,不同时间差连接起来更能产生平稳现金流余额。中间做一点手脚,还有可观杠杆。
拿铜库存融资主力还不是套利交易,房地产商才是最大用家。政府银行贷款上封杀房地产商,IPO融资也十分困难,向信托基金借款利率超过15%,于是通过商品进口、库存抵押,成为房地产商得到合理利率银行货款曲径通幽了。这个背后,其实是中国信贷市场行政干预下供应与需求失衡、价格与风险错位所带来扭曲,害得全世界铜全到上海来旅游。
房地产商手头铜,目的在于换取推进项目所需要资金,其目标显然与志在赚取几个点利差套利交易盘不同,而且他们头寸一般已作适当对冲。春节过后铜价大跌,市场担心库存铜可能会因被逼空而清仓。笔者相信此属过虑,汇率贬值百分之几不至于迫使房地产商卖铜,除非他们有更好、更低成本融资途径。
海外见到中国大量进口铜便认为需求有所上升,不过国内微观层面却未见到实质性需求改善。新年后往往是下单旺季,今年却弱过以往,除了一些季节性主导订单外,今年商品需求十分淡静。自从铜钱从流通贷币领域消失以来,铜基本上作工业用途。如今铜金融属性再次超越工业属性,对于中国经济不能不说是一种黑色幽默。
责任编辑:定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