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新重金属污染区530份体检报告出炉
2014年12月17日 13:30 4619次浏览 来源: 中新网 分类: 重点新闻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五山乡三合村常屯铅锌矿重金属污染疑导致部分村民患病事件有了最新进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2月10日向记者介绍,大新县五山乡三合村常屯参与体检的545人中,实际有效尿样为530份。经检测,530份尿样中,尿镉≥15.0ug/gCr的6人,尿β2微球蛋白≥1.0mg/gCr的25人,尿NAG酶≥17u/gCr的22人;没有发现三项健康危害指标同时达到或超过判定值的受检者。上述所有检查结果将尽快反馈给受检者。
广西自治区卫计委称,下一步,卫生部门将动员尿镉、尿β2微球蛋白或者尿NAG酶单项指标超过判定值的居民到当地医院进行观察治疗,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将加强指导。同时,在大新县开展镉健康危害及痛风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引导群众合理膳食,科学就医。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大新县五山乡三合村常屯疑似铅锌矿重金属污染导致部分村民近年来患上骨痛病,不少人甚至出现骨头变形的状况。
广西自治区卫计委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议,组织相关部门认真了解事件情况,并组织专业人员对大新县五山乡三合村常屯居民再次进行健康检查。11月26日至29日,五山乡三合村常屯556人参加居民健康体检。本次检查对象为5岁以上居民,共有556人领了体检表,实际参与体检545人,11人领了表但未参与体检。本次检查重点检查尿镉、尿β2微球蛋白、尿NAG酶、肝、肾功能、X线骨骼检查等项目。
据悉,《环境镉污染健康危害区判定标准》(GB/T17221-1998)明确:以尿镉、尿β2微球蛋白、尿NAG酶三项为健康危害指标,当尿镉≥15.0ug/gCr、尿β2微球蛋白≥1.0mg/gCr、尿NAG酶≥17u/gCr,三项指标同时达到判定值时,其受检者应确认为镉污染所致慢性早期健康危害的个体,并列为追踪观察对象。
据悉,距离大新县城27公里的五山乡三合村常屯,在1955年至2000年作为广西自治区冶金厅直属国营企业大新铅锌矿的采选矿点。据环保部门调查,大新县铅锌矿的环境污染原因主要是大新铅锌矿长期采矿活动和当地村民乱采乱挖产生的废水及废渣。
目前,大新县官方已经在积极处置这一几十年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成立了大新县铅锌矿重金属污染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狠抓治理,并积极动员农户生态移民搬迁。该县有关部门已在县城南区落实了160亩土地,规划建设1600套住房解决扶贫生态移民的搬迁问题。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