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银行退出大宗商品现货业务

2014年12月03日 9:11 269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现货

  上周,德意志银行(下称德银)宣布正在逐步关闭其贵金属具体包括金、银、铂金和钯金的现货交易业务,这意味着德银将全面退出大宗商品现货业务,而贵金属的衍生品交易业务仍将被保留。
  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逐渐升温,美元走强至五年高位,投资者对实物黄金的兴趣大大减弱。今年以来,国际金价波动剧烈,目前已跌至四年低位。
  “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的原因主要是成交量不济,加上现货市场流转很差,贵金属现货交易部门自然盈利欠佳。在这种情况下,德银的退出不足为奇。”光大期货贵金属研究员孙永刚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
  此外,高额的资本要求和愈发严苛的监管政策也削弱了银行在原料交易上的利润,一些大银行不得不剥离资产和业务来应对。据了解,自2013年12月起,德银就先后关闭了其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业务,包括能源、农产品、基金属和干散货等。巴克莱、瑞信和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行也都宣布了类似的计划,逐步分拆其大宗商品现货业务。
  在这一过程中,被剥离出售的投行大宗商品业务流向呈现多元化。一些转售给了其他投行。例如今年7月,花旗集团买入了德银在美的电力交易业务,而摩根士丹利也于今年7月买下了德银的煤炭、铁矿石及远期运费合约的大宗商品交易账户。
  另外一些大宗商品现货业务落入了现货企业的手中。俄罗斯最大油企Rosneft接手了摩根士丹利的大部分全球现货石油交易业务,瑞士摩科瑞能源集团(Mercuria Energy Group)则将摩根大通的现货大宗商品资产与交易业务收入囊中。
  “沃尔克法则出台后,美国的投行都被禁止从事基本金属、贵金属的现货、仓储业务。”金瑞期货有色金属研究员宋小浪表示,沃尔克法则禁止了商业银行从事高风险的自营交易,促使银行不得不将银行业务和其他业务分割开来,这是海外投行退出大宗商品现货业务的重要因素。
  此外,几大投行因涉嫌操纵伦敦金银定盘价而受到监管机构的调查或也是德银此次关闭贵金属现货交易业务的原因之一。
  对于市场发展和监管的关系,孙永刚认为,任何一个市场都会经历从监管不足到过度监管的循环。“现在中国正在步入混业经营的时代,而国外却又开始了分业经营的趋势。这也是市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一种形式。”孙永刚进一步表示。
  一些投行退出后,大宗商品市场的格局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相对来说,投行的资金参与会少一些,相应比例的现货实体企业会参与更多。”不过孙永刚同时提到,目前现货企业自身的金融化已经很高,也设有专门的大宗商品现货业务部门,加上投行仍保留了其大宗商品衍生品业务,因此影响不会很大。
  宋小浪也认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未来的主角或更倾向于生产商、贸易商和仓储公司。“在操作模式上,由于许多现货公司没有上市,信息披露方面会比投行少很多。从这个角度看,大宗商品市场的透明度或下降。”宋小浪说。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