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专家解读存款保险条例

2014年12月02日 9:46 565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廿载磨一剑,今朝终出鞘。11月30日下午5点,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标志着酝酿20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建立。
  据悉,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强制要求银行、信用社等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按规定缴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当个别银行经营出现问题、存款人利益可能受损时,及时动用存款保险基金向存款人偿付受保存款,并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存款及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制度。
  存款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普遍实施的、基础性的金融制度。目前,世界上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我国早在1993年,即着手研究论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关问题。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一次意义深远的重大金融改革,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存款人权益,维护金融市场和公众对我国银行体系的信心;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金融安全网,增强我国金融业抵御和处置风险的能力;还有利于为加快发展民营银行和中小银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等下一步金融改革创造环境和条件。专家认为,当前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编织更结实的金融安全网,以此保障中国金融业充分竞争、优胜劣汰,真正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将有力地保护存款人权益。存款保险推出能让百姓的存款更保险。我国存款保险偿付限额很高,能保障绝大多数存款。央行调查显示,将偿付限额设为50万元,能为我国99.63%的存款人提供100%的全额保护。当个别银行出现问题时,存款保险通常用市场手段促成好银行收购问题银行,将问题银行的存款转移到好银行,实际上使存款人得到100%的全额保障。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对倒闭银行实施清算。从国外做法看,如果遇到重大危机,还可以临时采取全额保险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存款人权益。
  存款保险推出不会引发大范围的“存款搬家”。由于99.63%的存款人受全额保护,没必要转移存款;对0.37%的大额存款人来说,他们中大部分是企业、机构客户,熟悉金融政策,与银行关系紧密,不会听信谣言轻易搬家,同时,一些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服务更灵活、利率更划算,银企关系更有“粘性”,因此,总体看,存款变动的范围、规模和影响都将比较有限。从国际上看,也没有因为推出存款保险而发生大规模“存款搬家”的现象。
  此外,存款保险推出不会抬高银行资金成本,最终转嫁给存款人或小微企业。
  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也将惠及银行和企业经营。对银行来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减少银行挤兑风险,增强银行自身的安全性;可以大大减少来自政府的干预,增强银行的经营自主性;还可以推动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务质量。对企业来说,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其存款尤其是小微企业存款保护将有实质性的加强和改进。

 

  专家解读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银行破产最高赔付50万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酝酿21年,存款保险制度终于即将破茧成蝶。昨天,央行起草的《存款保险条例》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这一征求意见稿,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也就是说,银行出钱,给百姓的存款交一笔保费,一旦出现金融风险,就由存款的保险机构来支付全部或者部分的存款,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有了定心丸。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一直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也就是由国家作为金融机构的最后担保人,对银行的安全进行全部兜底。但随着银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民营银行不断发展,迫切需要更有力的金融保障制度,存款保险就应运而生。20世纪30年代,为了挽救经济危机中濒临崩溃的银行体系,美国设立“联邦存款保险”,随后不少西方国家也相继建立了类似的制度。而此次“中国版”的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可以说是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央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黄晓龙解释,存款有保障,银行才能更安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我们国家现有金融安全网改进和加强,有利于更好的保障存款的安全,促进银行业稳健运行和改革发展。”
  此外,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更有利于促进中小银行的发展。有专家分析,在没有存款保险制度时,老百姓觉得银行“越大越保险”,存款向大银行聚集,中小银行生存空间很小。有了存款保险,存款放在小银行和大银行一样安全,这也为银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竞争的环境。
  根据央行测算,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99.63%的银行账户存款余额在50万以下,这就意味着50万的偿付额度可以覆盖绝大数存款人的存款安全。因此存款保险的最高赔付额度为50万,那么超过50万存款的人是否有保障呢?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对此解读。
  经济之声: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酝酿了21年,这对于我们国家整个金融体系的改革来说意味着什么?银行体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向松祚: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银行体制改革重大举措,也是利率市场化推进重要的举措。从西方近一个世纪的经验来看,存款保险制度是稳定银行和金融最重要制度之一。美国之从上世纪30年代银行大崩溃、大萧条之后,引进存款保险制度,后来为世界各国所借鉴。中国现在利率市场化推进得特别快,而且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对私人资本、对多元化的资本都要开放银行金融体系,所以建立存款保险体制,已经刻不容缓。
  推出存款保险制度,银行体系将第一次出现多元、多层次格局,大中小银行并存,私人银行和国有控股银行并存,国内银行和外资银行并存,所以老百姓投资者在银行的选择方面会更多。同时,无论老百姓的存款存在什么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保护之下,老百姓不用担心存款的安全,而存款安全有助于银行体系负债非常稳定,也有有利于银行稳健经营。当然,各个银行的吸收存款的策略、服务的水平、管理的策略和风险管理的水平不同,会决定银行在市场上对投资者是不是有吸引力。所以它会加速银行改善风险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更多的金融产品来吸引存款户。
  经济之声: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是不是也会很快推出?
  向松祚:现在利率市场化的含义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所确定基准利率的基础之上,再加上风险的溢价,这个风险溢价取决企业的经营情况,信用评级是高还是低。信用评级非常好的,享受的利润就比较低;评级信用比较差的,信用评级就比较差。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而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前不久央行降息,不对等降息把存款利率的浮动空间进一步加大,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推进也非常快。预计可能在2到3年之内,存款利率也都会全面放开。全面放开以后,大银行和小银行都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来为客户设计适合他们需要的产品,通过市场博弈确立一个利率水平,中央银行通过调控基准利率,来总体调控市场的利率水平。
  经济之声:赔付金额最高的上限是50万,怎么来分析这个额度的设定,超过50万的存款怎么来保障?
  向松祚:各个国家在研究制定存款保险制度的时候,都会做一个非常详尽的数据分析,就是设定的限额能否有效完全保障银行体系的安全。比如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保险额只有1500美元,1500美元以上是不保险的,当然经济增长速度上升以后,美国现在的保险大幅提升。中国现在确定50万元的赔付上限,已经涵盖了全部存款的99%以上。广大的投资者存款户如果有50万以上的金额,不会做简单的存款,一定是会购买银行其他的理财产品,而且会以金融合约方式,和银行谈长期的存款和投资协议,那已经不属于存款这个范围之内。所以这次设定50万的限额,其实政府的考虑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妥善、完整保护所有存款者的利益,尤其是绝大多数的中小存款户的利益。
  经济之声:对于50万这个限额,以后老百姓怎么存款比较好,存大银行、存小银行还是多存几家银行?
  向松祚: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原则上讲,在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下,存款存到大银行和存到小银行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居民存款选择银行的区别在哪里?首先是它的服务水平,服务是否非常贴心,服务手段是否非常的先进,提供的金融产品是否个性化、多元化。人们不应简单地选择存款银行,而要更多地看银行是不是能够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包括理财服务、投资服务,也包括一些创业资讯、财务资讯等这些服务。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