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时代的矿业变革之路

2014年12月02日 8:44 506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11月19日至21日在浙江乌镇举行的首届互联网大会上,来自全球政界、商界、学界的精英代表,共商合作大计、共享未来机遇、共谋网络治理、共谱发展新篇。会议期间,各路互联网业界英雄豪杰侃侃而谈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万物互联时代的美好画面:未来,人可能会长生不老,机器人会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一张照片可以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不再千篇一律的教育将使天才更容易被发现,带上具备定位功能的智能手环的孩子将不会再走丢……
  笔者认为,万物互联时代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来,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都将别无选择地成为互联网上的一个节点,无处可逃。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无限便利和实惠的同时,也给包括矿业在内的众多传统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巨大的挑战。一场跨界纷争的战役已经打响,对于矿业人来说,无论你处于矿业链的哪个环节,都正在面临一场血雨腥风的变革。
  不久的将来,矿业行业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地质学家们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借助互联网上积累的海量数据、先进的数据挖掘与关联分析技术、远程数据传输技术,就能在世界任何国家和任何地方开展找矿工作,勘查成本与找矿概率将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大量不能顺应这一变化及时掌握互联网分析工具的地质工作者将面临失业;而采矿作业可以实现完全的人工智能远程监控、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采掘,矿工不必再冒着生命危险从事井下作业,矿山生产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每一块矿石,每一袋矿精粉都将被“贴”上存储有详细的产地、批次、品质信息的电子标签,被送到下一个生产环节;冶炼厂也可以通过扫描精矿包装上的电子标签,快速识别精矿的品位与组分,从而灵活调整和优化冶炼还原技术方案和生产流程,实现最高纯度的提炼和对各种共伴生矿物组分最大程度的综合利用。所有的冶炼成品同样会被“贴”上标准化电子标签,被送到下一个生产环节或智能化管理的仓库;矿产品贸易将像其他生活日用品一样实现“网购”,所有的矿山和冶炼加工企业都可以在类似“淘宝”的矿产品网购平台上开设网上店铺,向下游用户直接兜售自己的产品,流通环节大大减少,传统的矿产品贸易商会像今天的店铺经营者一样面临生存的挑战;各种矿业互联网交易平台把矿业与金融紧密地连接着一起,矿业企业通过互联网交易自动生成信用记录,金融机构通过企业互联网信用记录对其进行信用评级,不仅贷款审批与发放的速度将大大提高,而且企业网上交易记录本身也将成为一种可质押担保的权利,优质矿业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将得到很大的改善;围绕万物互联的各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明,将极大丰富各种矿物的用途和应用前景,反过来,对各种矿物新材料、新用途的研发,也将大大促进各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出现,整个矿业将在互联网的链接下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
  然而面对来势凶猛的互联网时代浪潮,矿业人唯有积极主动进行变革方能在这张美好的矿业蓝图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笔者以为,具体变革之路将会因人而异,但有几条基本原则确是普遍适用。
  第一,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信用。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将在互联上留有痕迹,这些痕迹逐渐积累形成个人或企业的不可擦抹的信用记录,伴随终身,影响到今后融资、合作、政府支持等方方面面。诚信将真正成为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和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
  第二,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互联网时代,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更迭,产业的升级换代,快到让人目不暇接。不学习、不创新,只有一个下场,就是被时代所抛弃。不仅要持续学习本专业本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还要关注其他领域,特别是与互联网有关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动态。在创新上,不仅包括方法和技术的创新,更注重思维方式、经营模式、管理体制方面的创新。
  第三,要重视数据积累和数据的开发应用。已经有许多现实的案例昭示了一个真理——网络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结合自己所在的行业,善于捕捉和分析一切有用的信息,运用动态数据跟踪与挖掘技术进行关联分析,锁定与自己经营目标相关的因素,减少无根据的主观臆断,对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万联互通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公平竞争的时代,任何特权在互联网面前都会失去效力。对未来充满梦想的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做一个勇敢的时代弄潮儿?
  (作者单位: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