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铜矿项目复工获进展 向失地村民提供补助

2014年11月28日 8:47 199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记者26日从缅甸万宝矿业公司得到的消息显示,由该公司负责施工的缅甸莱比塘铜矿项目复工正在有序推动,并取得了部分进展。与此同时,该公司推动的“待业补助金计划”也赢得了当地村民的积极响应。
  万宝公司发言人董云飞告诉记者,公司在缅甸政府和调查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的监督和指导下,在产品分成合同修订、土地补偿、佛塔搬迁、环评报告、社区帮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全达到甚至超过了合同约定、国际标准和行业惯例。董云飞表示,目前,缅甸雨季即将结束,进入旱季,正是项目施工的最佳季节,项目公司已向执行委员会和当地政府提出扩大围挡及工作区域,实现年底前全面开工的要求,各方达成了一致意见,即开工后全力以赴在2015年内完成建设,并在2016年初实现投产。
  11月23日,缅甸莱比塘铜矿项目附近旁嘎南村村民吴觉林从万宝矿产缅甸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耿一手中领到了待业补助金存折。这位在莱比塘矿区失地5英亩的村民以后每年都可以领到840美元的待业补助金来保障家庭基本生活所需的开支,他是万宝公司从今年7月开始实施的“待业补助金计划”的受益者之一。同吴觉林一样,莱比塘矿区33个村庄的1000 多名失地村民中已经有近600名村民领到了待业补助金,这意味着他们即使不参加工作,仍然可以在失地之后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据悉,“待业补助金计划”是万宝矿产为解决项目用地问题而推出的特殊安排,也是公司“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一环。同世界上其它国家矿业开发项目一样,项目用地问题一直是制约莱比塘项目建设开发的瓶颈。在过去三年里,莱比塘铜矿项目由于外部激进分子的阻挠项目用地问题久拖不决,项目建设无法全面展开。万宝矿产缅甸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耿一告诉记者,万宝公司高度重视社区关系,始终秉持公司与社区共同发展的理念。待业补助金计划就是针对公司多次与村民沟通中村民反映最为突出的“工作”问题而推出的,旨在因项目停滞无法提供更多工作岗位的情况下仍然向失地村民提供待业补助,使其在失地后享有基本的生计保障。
  今年7月,万宝矿产在矿区失地的33个村庄开展大规模的社区沟通,走进失地村民每家每户,了解村民需求,向其介绍“待业补助金计划”,赢得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根据公司制订的“待业补助金计划”,失地村民可根据失地情况获得每月70美金至160美金的待业补助,一直到获得公司提供的工作为止。该计划的实施,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的帮扶理念,也展示了公司促进项目发展和解决村民和土地问题的诚意和决心,被村民称为是“真正的实惠”。吴觉林说,有了稳定的待业补助,他可以再打一份零工,一家5口的生活将不成问题。
  缅甸当前正处于过渡转型期,鉴于国情民意的变化,万宝矿产在移民搬迁、就业安置、发放土地补偿费等方面的投入远远超过合同和法律要求。万宝矿产承诺,莱比塘铜矿建设期内,每年投入100万美元用于社区帮扶;在项目投产以后,项目运营期内每年将拿出净利润的2%用于企业社会责任投入。公司按照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形成清晰的社区工作思路,把构建和谐的社区关系作为公司重要的发展战略。缅甸万宝公司总经理耿一告诉记者,公司的近期目标是推进待业补助金计划,使得广大失地村民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中期目标是通过社区和社会发展(CSD)计划实施通电、通水、修路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教育、医疗、文化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项目,改善整个社区的生活条件和生活品质;从长期来看,公司将着眼于村民的能力建设,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实施中小企业发展计划,使得失地村民获得新的生计手段,逐步改变并适应过去以农耕为主的生计方式。
  2013年,万宝矿产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总计约180万美元,远远超过承诺的建设期100万美元的投入。2014年,公司还将继续为5个村庄修路、9个村庄通电、6个村庄通水,受益村民人数将超过1万人。万宝矿产在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投入已初显成效。距离矿区约4公里的莫久炳北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过去因为穷,很多村民甚至连蒙育瓦(距离矿区约5公里的省会城市)都没去过;万宝公司来了以后,路修好了,村民用土地补偿款买了摩托车,现在可以随时去远的地方。
  耿一总经理说,万宝矿产秉承“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严格遵守缅甸政府相关政策法规,高度尊重当地宗教、风俗和生活习惯,按照国际化规范管理,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把公司发展和缅甸国家需要以及当地社区发展有机结合。万宝矿产作为外商投资,很愿意在社区帮扶方面加大投入,认真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坚信,在缅甸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与缅方合作伙伴的通力合作下,莱比塘铜矿项目必将成为缅甸对外开放过程中外商投资的示范项目,一定会成为中缅友谊、互利共赢的典范。”耿一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