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发展正当时 四大因素支撑延续高景气
2014年11月27日 9:14 4426次浏览 来源: 中国证券网 分类: 重点新闻
广发证券:机器人行业从“主题投资”到“业绩为王”
国内将形成千亿级工业机器人市场与百亿级公司
2013 年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估计 2020 年中国的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2000 亿,大部分需求将来自于汽车以外的一般制造业。 而国内一般制造业的自动化需求分为三个阶段: 2008 年以前主要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大企业有需求;2008 年以后是国内大企业逐渐在推动自动化改造,直接原因是人工短缺和人力成本飙升;估计 2-3 年以后会进入第三个阶段,广大中小型制造企业大规模使用机器人,届时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将走向成熟。
今年是工业机器人国产化元年。一方面,关键零部件有所突破,例如,苏州绿的的谐波减速机已经实现量产。另外一方面,埃夫特等国产机器人本体销量今年有望同比实现高增长,正在逐步逐步接近盈亏平衡点。参照富士康机器人的发展经验,估计未来几年可能出现本体年销量超万台的国产机器人企业。
长期来看,估计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有望出现百亿级的龙头企业。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如新松机器人、埃夫特、博实股份等,目前体量相对较小,仍有很大的增量空间。
服务机器人将提供巨大估值空间
参考 PC 和工业计算机的市场容量对比,未来服务机器人有望达到千亿美元级的市场。目前服务机器人还处于产业化前期,扫地机器人和无人机等单功能服务机器人已经产业化。另外,人口老龄化正在推动医疗及护理机器人快速产业化。美国已经有手术机器人上市公司直觉外科,以及外骨骼机器人上市公司 REWALK,预计国内未来 3-5 年内会出现成规模的医疗或护理机器人企业。
我们认为未来服务机器人的终极目标是人形机器人,将随着人工智能的成熟而产业化。由于服务机器人兼具标准品和消费品的属性,成长爆发程度远高于工业机器人,这点从近几年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和大疆无人机增速可以得到验证。而且市场空间更大,因此未来服务机器人将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估值空间。
国内机器人行业投资三个阶段
国内机器人行业投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并购、合作等机器人概念股票形成的主题投资为主;第二个阶段:机器人概念股业绩出现分化,好公司脱颖而出;第三个阶段:行业格局趋于稳定,投资龙头股为王道。
目前处于第一与第二个阶段重叠处,在追逐机器人概念股的同时,需要找出有竞争力和有业绩的机器人企业。也就是说,机器人板块将从“主题投资”逐渐过渡到“业绩为王”。
机器人板块选股方向包括: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工业机器人本体放量,尤其是经济型本体;有技术含量的系统集成商;新兴的服务机器人。
风险提示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低于预期;国产机器人滞销;服务机器人技术不成熟。
申银万国:智能装备长期成长明确,建议配置相对低估及拐点型公司
智能装备板块热度仍在,但需随时注意回调风险。机器人自动化板块投资的逻辑在于人口红利消失、工程师红利显现及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我们长期看好板块。其中,我们尤其看好能够掌握一定核心零部件技术、做到纵向一体化布局的系统集成商。在板块整体高估值情况下,建议重点关注有一定业绩支撑的上海机电、巨轮股份、锐奇股份和东方精工,困境反转型公司慈星股份,以及事件驱动型公司京山轻机、松德股份。目前板块热度尚在,下月初上海国际工业机器人展可能有事件性刺激,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仍可与板块共舞,但我们提醒注意市场风格转变而出现板块整体性回调的风险:2013年初以来,我们跟踪的自动化概念板块(55家公司)总市值由1500亿增加至最高超过3300亿,市值中位数由18亿增加至43亿,其中绝大部分公司仍处于转型初期,机器人自动化业务占比极低,而重点公司14年预测PE大部在50倍以上。
民生证券: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机器人大发展正当时
四大因素支撑机器人行业延续高景气。
我国机器人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初期,四大因素支持其在未来五年继续延续高景气:(1)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等原因,由投资和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消费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变是经济向后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投资领域将发生重大改变,国家将重点扶持包括机器人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从政策上看,人均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升,从人口结构和市场供求看,劳动力供给结构性短缺导致劳动力成本提高;(3)规模效益和进口替代驱动自动化设备采购成本趋势下降;(4)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内生需求。
从美日机器人发展历史看,全球机器人市场已进入平稳增长期。
根据IFR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17.9万台,同比增长12.33%,行业总产值约为275亿美元,创历史高峰。汽车和电子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多的领域,合计占比高达59%。四大工业机器人巨头占全球市场份额约50%,两家日本公司垄断机器人减速器70%以上的全球市场份额。
美国虽是世界首个工业机器人的诞生地,但由于美国当时失业率高而导致政府没有采取有力的机器人引导和扶持政策而错过了机器人的黄金发展期。日本由于战后劳动力短期政府积极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并恰逢日本经济繁荣期,固定资产投资加速使得日本成为世界公认的“机器人王国”。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显示:(1)劳动力短缺及成本上升是机器人产业初期发展的最主要内生因素;(2)政府扶持在机器人产业发展初期同样扮演重要的角色;(3)工业机器人行业作为价格昂贵的投资设备,其快速发展与制造业投资密切相关;(4)发达国家机器人行业发展后期主要依赖于全球扩张。
我国机器人还处在发展初期,未来市场巨大。
我国机器人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机器人行业已经初具规模,但仍处在发展初期:(1)201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3.7万台,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但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远低于国际水平,2012年全球平均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为55台,而我国仅为21台,是日本的1/16,未来提升空间巨大;(2)从应用领域看,国外企业主要生产价值量较高的机器人且应用领域比较集中(汽车占50%),而国内机器人则主要应用于对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价值量普遍偏低;(3)我国机器人产业链尚不完善,国内没有能够提供规模化且性能可靠的减速机等核心部件企业,本体核心技术被外资垄断;只有系统集成商依靠本土优势发展迅速。
重点推荐公司:产品线丰富且下游广泛的领军企业机器人。
公司是国内机器人行业的龙头企业,背靠中科院自动化所,具备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示范优势,丰富的产品线和广泛的下游是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预计14-16年EPS分别为0.55、0.82、1.16元,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上调合理估值区间至36-38元。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达预期。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