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召开APEC中外媒体吹风会

2014年11月05日 10:13 594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20141104185448116

  11月4日,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召开“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经贸领域合作”中外媒体吹风会。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张少刚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新闻办副主任胡锁锦主持媒体吹风会。吹风会实录如下:
  胡锁锦: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11月10日—11日,也就是下周一和周二,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北京举行。本周五和六,也就是7号和8号将举行APEC第26届外交和贸易双部长会议。今天商务部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经贸领域合作中外媒体吹风会,邀请商务部王受文部长助理和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张少刚司长向大家简要介绍APEC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APEC“中国年”一年来各成员在经贸领域共同磋商提出的一系列成果倡议,以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经贸议题的考虑及预期成果,然后回答各位的提问。吹风会的时间大约一个小时。首先请王受文部长助理介绍APEC基本情况,以及此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经贸领域方面的考虑。
  王受文:11月10-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北京举行。届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与其他APEC成员的领导人和代表一道,在北京共商亚太发展大计。本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前,还将于11月7-8日举行部长级会议,11月5-6日举行最后一次高官会。本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三大议题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一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通过5月贸易部长会议和3次高官会,APEC在经贸领域已达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倡议,为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成功举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APEC 成立于1989年,在过去25年合作中,APEC从无到有,成员从少到多,已经发展成为本地区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和影响最广的区域合作组织。同时,APEC形成了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双轮驱动”的合作机制,为促进亚太和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APEC21个成员的对外贸易总额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球的48%和57%,亚太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APEC是中国参与的重要区域性经济组织。APEC成立25年来,中国经济与亚太经济相得益彰,互为推动。2013年,中国与APEC其他成员之间的贸易额达2.5万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在我国十大贸易伙伴中,有8个是APEC成员。2013年,中国对APEC成员直接投资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9%,实际利用来自APEC成员的外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3%。
  当前,世界经济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复苏基础仍不牢固;多哈回合谈判面临挑战,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亚太地区各种自贸区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深化、调整和整合的新任务;全球价值链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驱动力量,新的国际贸易规则萌芽待发。APEC作为本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组织,应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本地区和全球经济走向共同繁荣。
  对于本次会议经贸领域方面成果,中方主要有以下考虑:
  在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方面,中方希望切实发挥亚太经合组织在推进区域一体化方面的协调和领导作用,完成《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路线图》的制订,落实APEC自贸区信息交流机制,促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区的互动,提升透明度,同时,加强亚太自贸区的分析研究,大力开展自贸区谈判能力建设,为最终实现亚太地区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
  在促进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合作方面,中方希望各方在APEC今年制订的《亚太经合组织促进全球价值链发展合作战略蓝图》、《亚太经合组织贸易增加值核算战略框架》等纲领性文件的指引下,全面系统推进全球价值链政策和贸易核算领域的合作,将APEC建成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发展合作世界范例。同时,继续致力于打通阻碍本地区供应链联接的阻塞点,加快推进供应链能力建设、示范电子口岸、绿色供应链、海关合作、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务实合作,积极营造良好的区域营商环境。
  在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中方希望APEC结合自身议程和各方实际需求,核准并切实落实《亚太经合组织促进贸易投资发展的能力建设战略计划》。同时,以该战略计划为指南,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经济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两个轮子”同速转动,实现本地区共同和可持续发展。
  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方面,中方希望APEC就继续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发出积极信号,呼吁各方全面、平衡推进实施世贸组织“巴厘一揽子”协议,加紧开展“后巴厘”工作计划的讨论,推动完成多哈回合谈判。同时,重申反对任何形式贸易保护主义的决心,推动各方同意将APEC领导人关于 “不采取新的贸易投资限制措施”的承诺从2016年延长至2018年。
  中方愿与各经济体就有关经贸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努力谋求最大共识,共同推动会议取得积极、务实和全面的成果。
  这是我们对这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经贸领域五个方面成果的一些设想和预期,中方愿意与21个经济体就这些议题开展深入的讨论,来谋求更大的共识,推动这个会议取得积极务实和全面的成果,谢谢大家。
  胡锁锦:谢谢王受文部长助理。下面我们进行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就APEC领域的经贸合作所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每一位请问一个问题,并通报单位的名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今年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回顾合作历程,APEC在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经济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王受文:APEC在21个成员在全球贸易额里占到48%,在全球经济总量中占到57%,所以亚太地区应该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在过去25年中,也就是在1989年成立至今,APEC在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增长方面可以说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APEC在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呼吁制定了一系列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的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比如说大家知道在1994年APEC通过了茂物目标”,在2010年发达经济体要体现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发展中成员要在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在茂物宣言系列措施采取之下,从1989年到今天的25年时间里,APEC区域里面的实际关税下降了10%,当然这个不只是APEC“茂物宣言”的贡献,还有其他的贡献,在这25年里APEC各经济体平均实际关税下降10%,这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在便利化方面大家也可能知道,APEC提出了一个商务旅行卡计划,在APEC区域里企业家到别的经济体去访问,去探讨投资贸易合作机会的时候,他办签证很便利,几年之内办的签证都有效,这对贸易投资的便利化是非常有好处的。正是由于这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措施,在过去的25年中,我们APEC区域内成员自己的相互贸易,以及与区外其他经济体的贸易,在25年时间里增长了7倍,这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
  第二个方面在过去25年中APEC对世界经济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大家知道1997年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发生了全球金融危机,在面对这两个危机的时候APEC都相应的制定了增长的战略,这些战略对于有效的抵制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个方面APEC对多边贸易体制可以说提到了非常积极的支持作用。比如说大家知道1994年乌拉圭回合得以成功结束,APEC起了关键的作用,在2001年多哈回合发起的时候APEC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去年WTO第九次贸易部长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成功的达成了早期收获,这个早期收获也与APEC作为一个组织的贡献是分不开的。第四个方面我要特别强调一下,APEC对WTO框架下的一些诸边协议的达成可以说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可能听到过一个ITA《信息技术协定》,这个协定就是由APEC论坛发起,最后在WTO框架下正式启动的一项谈判。ITA信息技术谈判协定可以说为全球信息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做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应该说很多国家都从重获益,我们作为普遍的消费者也从中获益,比如我们大家手上拿到的手机,手机里的很多产品在各ITA信息技术协定成员方之间都是免关税的,零部件相互之间贸易都是免关税的。此外,我们APEC成员率先在全球推动了环境产品的自由贸易,现在APEC成员已经作出决定,要在明年将54个环境产品进口关税下调到5%以下。也正是在APEC这个论坛的倡议之下,今年1月份有14个WTO成员发起了全球环境产品的谈判,这项谈判如果获得成功,对我们环境有好处。因为环境产品要免税,变成零关税,环境产品的自由贸易就会得到大大的发展。环境产品,就是对我们保护环境有利的这些产品,更便宜的质量更好的,更有竞争力的,更照顾环境的这些产品的贸易会大大的增强,这对我们的环境有好处,对我们的贸易有好处,而且对所在的出口有好处,实现了贸易发展和环境两个方面胜利,可以说APEC在这些诸多领域都在全球的经济和贸易中起到了令人称道的作用,谢谢!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记者:请您介绍一下7—8号举行的经贸部长级会议的一些事,将会着重讨论哪些议题,预计将会产生怎样的成果?
  王受文:APEC在7—8号召开双部长会议,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贸易部长共同主持的会议,这个会议是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APEC部长级会议围绕的主题就是我刚才给大家介绍的,一个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二个是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第三个就是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围绕这三个议题来展开。比如说涉及到区域经济一体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