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华:前三季度有色生产运行平稳 利润同比增5.3%
2014年11月02日 8:38 9387次浏览 来源: 金融界网站 分类: 铜资讯
二、当前有色金属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有色金属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也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些都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积极妥善应对。
一是全球经济缓慢回暖,但短期内大宗商品价格依旧疲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3.7%,美国可能达到2.5%,总体上缓慢回暖,但要充分估计后危机时代调整的深度和广度。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和价格不可能迅速复苏。今年以来,铜、铝价格仍将下跌,锌、锡价格底部支撑虽已形成,但大幅攀升动力依然不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一些过去的竞争优势正在削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有待逐步形成。同时,国际经济对中国的带动作用减小,自2011年起,中国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开始低于GDP占全球的比重,传统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在2011年和2012 年连续下降。
二是深化改革将带来长期红利,但短期不可避免出现阵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但从短期看,改革面对的大多数是难啃的硬骨头。化解过剩产能、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等措施都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3500多家企业的调查表明,产能过剩仍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等特点,2013年企业设备利用率仅72%,68%的企业认为,消化过剩产能至少需要3年以上。几年来,有色协会在扩大应用、化解过剩产能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在推进政策落实方面仍存在困难,如:铝结构车辆支持政策尚未出台,一批高成本电解铝企业面临人员、债务、土地、设备等一系列问题,使化解产能过剩任务愈加艰巨。
三是有色金属长期需求保持增长,但产品结构还不能适应需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需求升级的措施,城镇化“三个一亿人”,带来数以百亿平米的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显着,“衬衫换飞机”正在转化为“高铁换石油”,2013年机电产品出口上升到外贸出口总值的57.3%。随着世界经济复苏,许多国家高速铁路、电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将迎来高峰,这些都将使得有色金属需求保持增长。但从近期来看,有色金属产品结构还不能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主要原因是在新产品研发、应用拓展领域还比较薄弱,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原始发明屈指可数,自主保障国家重大需求能力明显不足。
四是国际环境总体上持续改善,但短期内制约因素复杂。从国际环境看,三季度发达经济体整体回暖,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继续放缓,复苏格局出现新的分化,全球GDP环比增长3.1%。但国际利益格局调整十分复杂,贸易保护主义、资源民族主义倾向抬头,影响行业发展。2014年,印尼政府禁止铝土矿、红土镍矿出口,将影响我们60%以上的铝、镍原料进口来源。WTO作出美欧日诉我钨、钼、稀土出口管理措施案终裁,将对我们优势稀有金属管理体制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境外投资成本不断上升,几乎所有项目建设资金均超概算,有的项目甚至超过概算数倍。今年以来国际上大事不断,国际关系紧张,文化、宗教、民族冲突频发,也加大了走出去的风险。
总的来说,短期挑战不少,长期前景光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有色金属仍是朝阳产业的判断没有变。
责任编辑:杨翼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