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企业海外并购 不到美国心不死

2009年11月26日 8:57 360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今年不断从海外传来收购喜讯的中国石油巨头并未放缓收购的步伐,最新目标似乎瞄准了美国本土市场。
  11月25日,有国外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表态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公司(中石化)和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TPG  Inc)正在考虑联手竞购已破产的美国石化企业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公司(LyondellBasell Industries),但中石化和TPG面临着来自印度能源巨头Reliance Industries Ltd(信实工业)的强有力竞争。上周,信实工业刚刚宣布出价约100亿-120亿美元竞购利安德巴塞尔。记者在利安德巴塞尔公司官网11月21日的新闻公告中看到,目前已收到来自印度信实工业初步无约束力的报价。
  小心美国“陷阱”
  “兴奋之余,也要有冷思考。”对于上述可能的收购行动,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新生认为,中石化现在考虑的不应该是进入美国市场、与印度方面的竞争等问题,而最需要考虑值不值得这样做,能不能给企业自身带来益处。“交易前,中石化需要明确对方的资源状况、业务优势等相关细节和内容,然后再判断自己到底需要买什么、收购什么。”
  崔新生指出,“此番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已经愿意出售自己旗下部分石油资产,这也是美国趁机精简资产的一种手段,以发挥出原有公司的最大效益。但有时候,这恰恰是一个陷阱。因为,美国愿意出售的资产其实并不是优良且较为核心的资产,而是面临淘汰或者是非核心资产,比如一些资产可能技术方面不过关、创新不够,即使可能被中方收购了,也不会对美国本土能源企业和能源安全构成威胁。”
  崔新生进一步表示,这是中方企业在今后不管是战略收购还是技术收购行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石油、中海油“不甘人后”
  与此同时,在中石油也“露了一回脸”。根据《El Mund》网络版的报道,中石油对西班牙Repsol YPF SA旗下阿根廷子公司YPF SA重新燃起了兴趣,并对后者提出了140亿美元收购报价。不过,这遭到了西班牙公司的冷遇,且暂时没有得到中石油的官方证实。
  更早些时候,在11月初,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ASA)就在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显示,其已向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出售了该公司在墨西哥湾4块勘探区块中的部分权益。根据协议,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将出资承担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油气资产开发的部分费用。作为回报,该公司将享有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拥有的四处油气资产的部分权益。同时,这笔交易令中海油在Tucker、Logan、Cobra和Krakatoa资产中分别获得20%、10%、10%和10%的权益。
  业内人士称,这笔交易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中国公司第一次在墨西哥湾拥有油气资产,并将中国油企的并购范围首次进入到美国周边地区。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