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中国能源的几个关键问题

2014年10月09日 9:9 819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U11399P31DT20141008130206

  中国的能源消耗未来会呈现怎样一个增长速度?中国天然气来自哪?进口天然气价格是如何制订的?将来如何市场化定价?美国页岩气对国际天然气市场有多大影响?......这是制约中国能源的关键问题,张国宝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中国的能源消耗未来会是怎样的一个增长速度?
  用GDP增长比能源消耗增长,我们将结果称作“弹性系数”。如果单看每一年的情况,你会发现变动很大,有时GDP增长1%,能源消耗增加1.4%。但有时GDP增长1%,能源消耗仅增加0.5%。但如果你看每十年的数据,能源消耗与GDP增长的比大致有规律可循,GDP增长1%,能源消耗增加0.8%。未来比如说十年、二十年,能源消耗的弹性系数是不是还是0.8?这可能就是问题。
  中国的电力消耗和美国非常不同,中国的电力消耗,第二产业也就是制造业占了接近70%,居民用电只占11%,商业用电只占13%,农业用电占5%。由此可见,中国三分之二的电是用在制造业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从这个数据上就可以看出来。
  但是在美国,工业用电大概是占30%,商业和居民用电占到60%,和中国完全不一样。
  那么中国会不会一直是这样一个结构?以后我们肯定不能维持这种结构,一定要增加商业比重,服务业、高科技等等。服务业比重上去了,或者高科技的比重上去了,GDP和能源消耗的弹性系数可能就变成0.6~0.7了,也就是说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会降低下来。我们为什么总是强调要发展服务业,增加服务业的比重就是这个道理。中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所以能耗高,可以肯定的是今后能耗的增速会慢下来。
  现在在美国服务业占到60%到70%多都是正常的。但是在中国的城市里,如果服务业能到40%就是不简单了。北京和上海这些大城市的服务业会比较高一些。其他城市能到40%就是不错的了。这里说的服务业的概念是比较广的,包括我们的物流、金融等等。我们的服务业跟美国比,毫无疑问中国是落后的。从现在社会发展趋势看,未来金融业、咨询服务业、信息物流、创意产业等等类似这样的服务业肯定会上去。
  从前年开始,中国的电力需求已经在下降。今年上半年更明显,上半年中国电力增长5.3%,对于习惯了中国增长的人来讲,一下就下降到了5.3%,感觉增速下降已经很多了。
  今年电力状况不同于以前,今年七月只增长了3%。我们看另外一组数据会简单点,就是我们每台发电机一年发多少小时,过去是平均5500小时,但现在连5000个小时都不到。
  其实从煤炭的问题也可以看得很清楚,煤炭最高的时候是2012年的五月份。环渤海湾煤价最高时达到850元一吨,但是现在只有480元一吨,降低了一小半。
  还在中国的装机容量到去年底就到了12.48亿千瓦,今年还要再增加9000万千瓦,今年底装机容量肯定会超过13.4亿千瓦。电量增长了5.3%,但装机容量增长了9%。装机容量越来越高。
  为什么呢?因为前几年我们每年新开工建设一大批电力项目,建设周期需要几年时间,不会因为需求下来了我们就不投产了,还要不断地有新的机组投产。所以,我判断这几年中国的电绝对不会再紧张了,而且会越来越疲软。因此估计未来几年发电小时数不会涨上去。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