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坞矿区的“逆袭”

——江西省地矿局重点地勘项目王坞矿区工作纪实

2014年09月30日 8:45 285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目前,江西省地矿局地勘单位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探矿权,其中一些成矿条件好但是久攻不下的自有矿权项目,因为回报周期长,面临财力、人力不足的尴尬状态,成了“鸡肋”。
  “赣东北队王坞矿区曾经就是这样一块‘鸡肋’,它位于国家级武夷山成矿带中潜力最大、最有前景的永平矿集区之中,可是十几年的工作都没有明显的成果。”赣东北队队长兰元明说,“思路的改变非常重要,换个角度思考,这样的‘鸡肋’矿权也别有洞天。”
  近期,该矿区传出好消息:初步控制钼矿体长400米,斜深260米,单孔累计视厚度108.08~114.12米,平均品位0.06~0.31%,钼品位单样最高2.8%。钼矿体中伴有铜锌、铁钛、锂铍和锶等矿化,成功实现了逆袭。 集思广益,改变思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011年,江西省地矿局局长彭泽洲在元旦致词中提出“五局战略”,反复强调应加大自有矿权的勘查开发力度。赣东北队即时召开有关会议,学习、调研了泥河模式和嵩县模式后,决定成立自有矿权项目队。当即派出技术骨干主任工程师王永庆、罗国辉和李伯春等对“周家、王坞、乌石岗”等自有矿权进行梳理分析。
  刚考察完大湖塘钨矿的大队总工程师罗平发现铅山王坞矿区与九瑞大湖塘相比,二者蚀变相似,再加上王坞矿区位于永平铜矿东南方向25千米处,根据“上铜下(钨)钼”的成矿原理,开始重新思考王坞矿区。这样,王坞矿区开始正式成为主要跟进项目。
  “深山多藏宝。”王坞矿区位于山野沉寂处,这里山山环绕,植被密集,满山的竹林,地貌没有明显的特征,若无GPS仪,野外准确定点、标图都很难。2011年3月,物化探高工石宇带领化探组完成王坞矿区1:2万土壤测量,圈出了近圆形的钨锡铜铋(钼)铅锌等多元素综合异常1.52平方公里。
  根据化探结果初步设立5个钻孔位置后,在针对异常进行验证的设计孔深设计上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不一。化探组、地质组、专家组大家坐在一块儿研讨,各自拿出自己的意见,争论很激烈,其中老专家范美森说:“如果化探的结果是真实、客观的反应,打浅孔是没有用的。”……最后通过研讨达成了共识:底下有可能存在穹窿构造、隐爆角砾岩筒,或是硐石效应。总之存在与隐伏岩体或是斑岩有关的矿。大家一致同意施工深孔,首孔设计孔深为1000米,果然首孔在300米到800米处见矿。
  省局支持,乘势而上
  为实现“五局战略,六大目标,再造一个矿产资源江西”的战略目标,在自有矿权的找矿突破工作上,省局在立项、资金投入和技术服务上都给予了王坞矿区大力支持。这一来,王坞矿区形势就变了、效果也出来了。
  2012年12月6日起,江西省地矿局有关部门多次到北武夷成矿带找矿工作现场组织开展研讨和部署。该局高咨中心专家杨明桂、该局地勘处唐维新、谢代强等专家先后十余次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关注王坞矿区的工作情况成了他们这一阶段的焦点——适时对见矿较好的钻孔进行考察,听取项目组相关地质人员对矿区勘查进展和成果的汇报,现场与技术人员交流、总结北武夷地区成矿潜力和现状,结合当前找矿实际对王坞矿区下步找矿思路进行指导,在已见矿地段进一步开展边深部找矿工作,对现有找矿成果开展多元素综合分析,总结成矿规律……
  果然不负众望,王坞矿区找矿初见端倪,钻孔揭露到厚大钼多金属矿体,有可能实现更大找矿突破。
  找矿先行,科研紧随
  圆找矿突破梦还得注重产学研的结合,既把成功的找矿实践上升为科研成果,又可以用正确的找矿理论来指导新的地质找矿工作,同时也锻炼了年轻地质人员。
  为加大工作与科研力度,2013年7月9日,局地质找矿调度会第三考察组一行16人深入龙头岗-王坞矿区考察,指出王坞矿区还要综合找矿。2014年7月14日至16日,赣东北队与一家公司联合举办“江西省铅山县王坞-龙头岗地区铜钼多金属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讨会”。邀请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王登红研究员、谢桂青,中国地质大学张达、狄永军教授(副)以及局高咨中心张莲宝等专家学者就王坞地区的找矿工作进行学术研讨。
  研讨会上,专家们不仅解答了一线职工在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同时利用研讨机会,王登红、张达、狄永军、谢桂青等教授、研究员分别就 “北武夷山地区铜钼多金属成矿规律、推覆构造研究与控矿”、“王坞矿区成矿特征与找矿方向”等进行了学术讲座。为地质队员们拓宽了视野,打开了思路,更提升了找矿理论水平。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