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4年09月25日 10:36 1687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欧洲经济:
◆德国:
丹斯克银行:德国9月IFO商业景气指数料继续恶化
丹斯克银行(DanskeBank)首席分析师ArneRasmussen强调了德国经济数据公布的重要性。
ArneRasmussen表示,今日的主要大事件将是德国9月IFO商业景气指数的公布。该数据将于北京时间周三(9月24日)16:00发布。
他说道:“我们预计9月份的该指数将继续恶化,主要受现况指数下滑影响,而预期指数可能有初步稳定迹象。”
他还认为,昨日(9月23日)公布的德国9月制造业PMI初值显示德国的出口型制造业丧失了相当大的动力,而服务业仍有韧性。
◆英国:
英国政府确认把人民币首次纳入英国外汇储备
周三(9月24日)消息,英国政府日前确认,计划在未来数周或数月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并将发行国债的收入作为英国政府的外汇储备。
此举意味着英国将成为首个发行人民币国债的外国政府,人民币将首次纳入英国外汇储备中。
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在当天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此举是英国对人民币将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一种“信心声明”。
事实上,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选择人民币实现货币结算、投资、计价甚至储备的职能,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正稳步前行。
数据显示,英国是欧洲增长最快的人民币支付市场,从去年7月至今年7月的一年间,支付量增长了两倍之多。2013年,伦敦的人民币外汇交易平均每天高达25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0%。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经济,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认可度在增加。英国的特殊性在于伦敦拥有最大的金融中心和外汇交易中心。英国拟发行人民币债券,此举可以视为国际金融界对人民币认可度的巨大提升,也是人民币国际化向前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
目前中国已与多个国家达成货币合作协议,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中国许多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在海外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民币的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步伐加快,通过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与同业银行合作等方式,推动人民币稳步走向国际化。
来自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人民币结算金额占比达1.57%,继续巩固全球支付货币排名第七的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今年7月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4》预计,人民币有望于2020年前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第三大国际货币。
◆新西兰:
新西兰8月贸易帐逆差4.72亿纽元,年度贸易顺差创22年最高
新西兰统计局周三(9月24日)公布数据显示,新西兰8月为连续第二个月出现贸易逆差,但逆差规模小于预期,截至8月的一年贸易顺差则触及22年高位。
具体数据显示,新西兰8月贸易帐逆差4.72亿纽元,为连续第二个月录得逆差,预期逆差12.75亿纽元,前值由逆差6.92亿纽元下修至逆差7.24亿纽元。新西兰至8月12个月贸易帐盈余意外扩大至20.2亿纽元,创22年(1992年8月以来)最高;预期盈余12.2亿纽元,前值由盈余12.9亿纽元下修至盈余12.5亿纽元。
统计局称,年度贸易收支数据已反映了由于一些机密原因,而在7月数据中扣除的一次性大项。
经季节调整后,8月贸易顺差为3.28亿纽元,出口增长15%,而进口小幅下降。
进出口数据
新西兰8月出口月率下降4%至35.2亿纽元,但年率增长6.9%,受到活体动物和乳制品出口提振;预期31.5亿纽元,前值由37.0亿纽元下修至36.9亿纽元。
新西兰8月进口月率也下降9.4%至39.9亿纽元,预期44.5亿纽元,前值由43.9亿纽元上修至44.1亿纽元。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