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升级正当时 矿山企业应对挑战
2014年08月28日 15:16 10478次浏览 来源: p! pagebreak /p 分类: 重点新闻
有些矿山企业凭借矿产品价格暴涨带来的“红利”,盲目扩大产能,以数量换增长,以规模增效益,没有在内涵发展方面下工夫,走得还是简单粗放式的发展道路。有的矿山企业为了追求所谓的集团优势、规模效应,为了向所谓的世界500强进军,大肆“跑马圈地”、兼并重组,热衷向原本不熟悉的行业领域进军,将房地产、物流、造纸等原本与矿业行业风牛马不相及的产业纷纷汇至旗下。隔行如隔山。这些主业外的其他产业虽然为矿山企业暂时赢得了政绩和荣誉,但也为其长远可持续发展埋下了“祸根”。一旦市场突变,这些产业非但不能为主业“雪中送炭”、“排忧解难”,反而会对主业“落井下石”,进一步加剧矿山企业的困难。
据相关媒体报道,作为全国第五大煤炭产区的河南,其四大煤炭集团集体沦陷,而河南煤炭企业亏损不仅受煤炭板块的拖累,而且非煤产业盈利能力差也致使其转型升级困难。河南省煤炭企业投资的非煤产业包括化工、有色、装备制造、物流贸易、建筑建材及其他产业。由于大部分非煤板块与煤炭板块一样,属于强周期性行业,在目前经济增长放缓、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了经营困难,有的板块亏损严重。河南省工信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河南省化工板块亏损近16亿元,有色板块亏损11亿元,装备制造板块亏损1.8亿元,物流贸易板块盈利4.5亿元,建筑建材盈利1.9亿元,其他板块盈利2.9亿元,盈利板块的盈利数尚不足抵消有色一个板块的亏损。
“现在,公司煤炭板块还是盈利的,其他板块亏损比较严重,对整体业绩也是很大负担。”一位不愿具名的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人士的此番话道出了煤炭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后的尴尬状况。
而矿山企业在过去黄金10年期间的过度消费、铺张浪费也为现在的困难境况埋下了伏笔。彼时,大幅提高职工工资尤其是领导班子的薪酬成为所有矿山企业的不二选择,修缮楼堂馆所、改善生活条件现象也蔚然成风。有的矿山甚至打着建设质量标准化矿井的幌子,对井下的一些设施也搞起了“花架子”工程,不仅把井下的重要硐室重新“装修”一新,贴上了光滑锃亮的瓷砖,即便是一般性的永久巷道两侧也贴上了瓷砖。这样的“面子工程”连一些长期在井下上班的老工人都看不惯:“这哪是在开展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分明是在扔钱,真是钱多得不知道怎么花了!”
所以,现在矿山企业遭到几十年一遇的“滑铁卢”,虽然有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影响的客观因素,但与矿山企业本身缺乏长远眼光和居安思危思想,平时尤其是效益好时不注重练内功有莫大关系。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