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铜矿金龙矿区:阿里发展新引擎
2014年08月13日 8:46 14815次浏览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以创新为核心的金龙经验
金龙矿区能实现快速突破,得益于中铝资源公司有效的组织实施,这一找矿经验的核心是创新和奉献。“创新,始终贯穿于金龙矿区勘查组织实施的全过程。”王东生介说。
在找矿机制上,中铝资源公司在董事会下设立了技术委员会,聘请熟悉西藏地质工作的院士、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建立多种找矿激励机制,调动合作各方地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勘查现场项目负责人每天用短信报告进展、问题和建议,建立了项目现场与公司总部直线沟通的机制;聘请专业团队作为监理,管控勘查质量,开展矿区综合研究。
在现场管理上,公司技术部每周一在勘查现场组织各部门、各施工单位召开矿区现场协调工作例会,按“三定”方案及时解决勘查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公司技术部还明确了钻探单位——勘查单位——监理团队——公司技术部的项目质量监管层序,依次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在组织实施上,充分重视物化探信息,为现场配置手持快速分析仪,每天更新钻探信息,加强综合研究,同时,公司还授予现场技术人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可根据每天工作的最新进展、最新发现形成的最新认识,适时对原设计进行调整优化,除重大调整要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外,一般性调整直接授权给现场技术人员决定。去年,铁格隆南矿区临时调整增加的钻探工作量达1万米。
金龙矿区项目负责人、公司技术部经理孙兴国说:“最初,因对矿体认识不足,矿区首批钻孔设计深度一般都在500米左右。实际施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钻孔施工至设计深度后仍未穿透矿体,就及时增加钻探工作量,直至达到钻机的最大钻进能力才终孔。”
在科技创新上,自确定开展金龙矿区勘查工作后,中铝资源公司先后组织了5次以找矿远景、勘查部署为主要内容的研讨会。公司技术人员、西藏地质五队、相关科研团队经过深入研究,确定了金龙矿区为斑岩型叠加低温浅层热液的矿床类型,为找矿指明了方向。在同国内外斑岩型铜矿地球物理特性进行充分比对后,他们先后安排了1∶1万和1∶2.5万的面积性激电扫面、高精度磁测,有效指导了钻探孔位的布设。
中铝西藏公司总经理冯道永介绍,公司在2008年初成立时,面临着探矿权和专职工作人员均为“零”、社会形象为“负”的窘境。为迅速打开局面,他带领中铝西藏这个创业团队,确立了用5~10年在西藏找出铜资源1000万吨的目标。他们发扬忠诚、奉献、实干的精神,克服了“两零一负”,到2012年底,中铝西藏公司基本完成找矿布局,共获得26个探矿权。
李彦波说,金龙矿区的突破是中铝西藏公司和西藏地质五队践行找矿新机制,实施资本优势与技术优势有机结合的典范。近十几年来,西藏地质五队一直将班怒成矿带西段作为重要工作区域,对整个成矿带有独特的认识,但受投资能力限制,这些线索一直难以转化为重大找矿成果。与中铝合作后,西藏地质五队得到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双方合作的9宗探矿权当初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但中铝西藏公司在合作当年即投入3000米的钻探工作量,使找矿前景进一步显现。“要取得具有宏观影响的找矿成果,就得有中铝这样具有战略眼光和胆识的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就需要更多类似中铝西藏公司和西藏地质五队的战略性合作。”李彦波说。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