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国际消息影响下的金属走势
2014年08月05日 11:15 2422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澳洲:
澳洲7月TD-MI通胀指标年升幅放缓至2.6%,物价压力减缓
周一(8月4日)澳洲一项民间通胀指标显示,澳洲7月物价压力有所减缓,在第二季度官方指标意外呈上行趋势后,日内公布的该指标是决策者们乐见的情况。
具体数据显示,澳大利亚7月TD-MI通胀指数月率上涨0.2%,6月持平。考虑到公共事业等多项政府收费7月通常都会出现季节性上升,所以这样的涨幅不算高。
澳大利亚7月TD-MI通胀指数年率升幅放缓至2.6%,重回澳洲联储(RBA)2-3%的长期目标区间中点附近;前值上升3.0%。
澳洲联储将在周二(8月5日)举行7月政策会议,外界预计该央行肯定维持利率在2.5%不变。
道明证券(TDSecurities)亚太区研究主管AnnetteBeacher称,“澳洲联储近几周来的谨慎态度向我们表明,委员会可能再等一个月来评估全球经济好转前景以及好坏不一的澳洲国内数据。”
分项数据
7月各种基础通胀指标也有所放缓。澳大利亚7月TD-MI截尾均值年率升幅自3.0%跌回至2.6%。扣除燃料、果蔬的通胀指标急剧降至1.9%。
澳洲7月TD-MI截尾均值月率增长0.4%,前值增长0.2%。
贸易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月率下跌0.2%,年升幅降至2.3%。非贸易类物价年升幅从3.3%降至2.8%。
7月数据放缓意味着,澳洲联储的第二季度通胀截尾均值走高可能只是失常,而不是代表一个趋势的开端。
澳大利亚6月零售销售涨0.6%创五个月最佳,第二季转跌0.2%
澳大利亚统计局周一(8月4日)公布数据显示,澳大利亚6月零售销售转为较快增长,从上月下跌势头中反弹;但第二季度季率转跌,受5月下滑及第一季度表现强劲两重因素打压。
数据表明6月份澳洲零售活动重新活跃,但第二季度整体表现依然疲软,不利第二季度GDP数据预期。
具体数据显示,澳大利亚6月季调后零售销售月率增长0.6%,创五个月(2014年1月以来)最大涨幅,前值下降0.5%,4月月率增长0.2%。
澳大利亚第二季度零售销售季率转为下跌0.2%,第一季度季率增长1.2%。
零售销售(RetailSale),是零售销售数额的统计汇总,是除服务业外包括所有主要从事零售业务的商店以现金或信用形式销售的商品价值总额。
零售销售是衡量消费者支出的最主要的衡量器,而消费支出又是整体经济活动的最主要内容。服务业占澳大利亚经济比重超过70%,因而该数据对判断澳洲经济走向有很大帮助。
澳洲7月总招聘广告年率大增4.2%,就业市场逐步回升
澳新银行(ANZ)周一(8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澳洲7月季调后ANZ总招聘广告年率升幅增至4.2%,表明澳洲就业市场逐步回升。
具体数据显示,澳大利亚7月季调后ANZ总招聘广告月率微升0.3%,至每周平均13.3292万个;前值由劲升4.3%上修至劲升4.4%。
澳大利亚7月季调后ANZ总招聘广告年率大增4.2%,前值上升2.8%。
数据还显示,澳大利亚7月季调后ANZ网络招聘广告月率仅升0.4%,前值上升4.5%。
此外,澳大利亚7月季调后ANZ报纸招聘广告月率下降2.8%,前值下降2.3%。
澳新银行首席分析师WarrenHogan表示:“今年的劳工需求继续改善;在过去六个月中,各项主要的招聘广告指标都有所增强,尽管与就业市场前几次回暖相比,上升步伐仍比较温和。”
Hogan称,7月互联网招聘广告数量增加0.4%,报纸招聘广告减少2.8%,延续长期以来招聘广告逐渐转向互联网的趋势。
澳洲官方7月就业数据将于周四(8月7日)公布,分析师整体上预计就业人数增加1.2万人,失业率料持平于6.0%。
澳新银行招聘广告调查与就业报告之间的关联度在过去几年有所减弱,部分归因于企业使用社交媒体等其他方式吸引求职者。
指标简介
澳新银行每月通过统计澳大利亚报纸及网络招聘广告数量的变化,以观察未来就业市场的变化趋势。
因该数据公布时间先于官方就业报告,对市场影响更大。招聘广告数量增加,说明就业市场改善,对经济有利,利好澳元;反之,招聘广告数量下降,说明就业市场萎缩,不利经济,对澳元利空。
[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责任编辑:金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