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宏观环境趋向改善

2014年08月04日 11:4 913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宏观经济回升刺激原材料进口大幅增长
  中国是全球有色金属消费与进口大国。宏观经济的企稳与继续回升,势必激发国内有色金属需求,引发进口量的大幅增长。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铜矿砂及精矿进口量为543万吨,同比增长21.8%;氧化铝进口量为276万吨,增长62.7%;铜及铜合金进口量为21.5万吨,增长21.5%;铝及铝合金进口量为27万吨,增长64%。由此可见,今年以来中国需求因素依然强劲。展望下半年及2015年有色金属需求形势,如果不出意外,预计我国有色金属及冶炼原料保持较高水平。又由于中国占据世界有色金属贸易量很大比重,只要中国进口还在旺盛增长,全球有色金属需求局面就不会太糟糕。
  宏观经济回升幅度不会太高
  尽管目前经济开始出现企稳迹象,一些刺激经济的措施还会出台,但又由于本轮宏观调控主要目标是稳住经济增幅持续下滑趋势,防范经济增速低于7.5%。预计下半年我国GDP增速为7.6%左右,全年GDP增速将维持7.5%左右。在此环境下,有色金属市场升温有限,一般都难以出现持续性单边强劲上涨行情,并伴随着较大幅度波动。
  结构性回升特点明显
  未来我国宏观经济回升的结构性特点明显。宏观经济结构性回升,主要是加码固定资产投资投向国民经济短板领域,如环保、交通、基础设施、“棚改”、农业、国产信息化建设等,相关财政、金融、税收等多个方面亦向其倾斜。在企业方面,小微企业得到更多关注与支持。受其影响,上述相关产业将会加速发展,而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如电解铝、部分有色金属轧材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增无减。
  在货币政策方面,今后依然是定向降准、也有可能定向降息,支持特定领域的经济建设,而不会出现全面性货币政策放松。因此有色金属中的过剩品种资金紧张情况难有大幅好转。
  在出口贸易方面,今后国家会以更大力度,鼓励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如高铁、核电、“云计算”等,带动相关有色金属出口。
  落后与过剩产能释放受到抑制
  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同时,决策部门对于落后产能与严重过剩产能的打压力度有增无减,并不会因为稳增长而有所放松。为此,国务院近期印发《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要求相关部门制定和颁布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14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已分解落实到地方和企业,其中包括有色金属冶炼;另一方面,国家还提高环保标准,严格环保执法。这些对于有色金属落后与过剩产能释放都会产生很大抑制。
  2014年以来,有色金属投资增速大幅回落。上半年全国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投资仅增长8.7%,远低于同期17.3%的整体投资增速。与此同时,1~6月,全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长5.4%,也有较多回落。国内有色金属落后与过剩产能受到抑制,对于推动供求关系平衡具有长远效应。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