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合作给拉美矿业带来新机遇

2014年07月29日 9:22 867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拥有成熟的技术体系,取得了令人钦羡的巨大成就,而这恰恰是巴西等拉美国家极度缺乏的。
  继2013年出访拉美之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7月15日至23日再度访问该地区,赴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
  习主席在短时间内两次访问拉美地区,充分凸显出拉美国家在新时期中国外交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拉美国家也深切感受到习主席访问给中拉关系带来的新机遇。
  巴西总统罗塞夫在结束与习主席将近三个小时的会晤后兴奋地表示:“没有比这次会谈更令人振奋的成果了。”罗塞夫特意强调了中巴双边贸易额去年已突破900亿美元的事实。她指出,中国、巴西、秘鲁合作探讨建设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两洋铁路,“一定会极大地推动拉丁美洲的区域一体化融合,并对巴西资源出口提供巨大的支持”。
  罗塞夫表示,在当今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巴中两国不断密切加深经济互动往来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引进来自中国的投资和深化各个领域的合作,巴中两国经济正在以可能出现的最好方式稳定、光明、战略性地向前发展。她说:“来自中国的不断增长中的多元化投资会为巴西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带来充满希望的未来。”
  巴西外交部东亚司司长毛罗指出,来自中国的数额巨大的投资已经从最初的矿业、大豆和石油领域,更多地向工业、高科技产业、汽车制造业和重工设备产业转移,而最令巴西人期待的是双方在基础设施领域,特别是铁路和港口建设方面的合作。
  在毛罗看来,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拥有成熟的技术体系,取得了令人钦羡的巨大成就,而这恰恰是巴西等拉美国家极度缺乏的。
  巴西淡水河谷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费雷拉在参加巴西外交部主办的巴中企业家委员会年会时展望了与中国在新时期的合作关系,认为“中国是一个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伙伴”。他说,中国经济发展为巴西矿业出口提供了巨大机遇。
  巴西中国和亚太研究所所长卡布拉尔认为,习近平主席此次拉美之行是2014年拉美政治外交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取得了完全的成功。卡布拉尔说,中拉领导人此次在会晤中达成的共识将有助于协调各方力量创建一个民主的多极化的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新世纪开始以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项棘手的安全与经济增长问题。
  曾旅居中国多年、现在巴西经营一家商业咨询公司的拉丽莎说,很高兴看到中巴达成的一系列共识已落实到行动上。拉丽莎说,以百度和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在巴西科技领域的投资将对这一关系到巴西国家经济前景的战略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拉美经济之困
  新政策并没有得到市场普遍认可,经济学家指出,巴西的问题并不是资金或信贷供应的不足,而是在于缺乏商业信心导致的信贷需求低迷。
  自2012年起,告别了“黄金十年”的拉美国家经济呈现不断放缓趋势,近观拉美三大经济体现状,巴西面临严重“滞胀”问题,阿根廷尚未走出13年前的债务危机或又将深陷其中,墨西哥自今年初进行金融改革后虽初见成效,但与2012年的“盛世”相比,仍有很大距离。
  7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WEO)报告中,虽然下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但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拉美国家下调幅度最大,其中,巴西2014年度增长预期被下调0.6个百分点。
  “巴西金融条件的收紧以及商业和消费信心的持续低落抑制了投资并阻碍了消费增长;墨西哥建筑业的疲软和美国复苏的减缓预计将导致2014年增长率低于先前的预测。”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弗·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在WEO报告中指出。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